中国的道教文化中,塑造的神祉众多,上至造物主,下至仙鬼灵怪,无所不包。其中,有不少是生前有功于人民,死后被老百姓立祠敬奉而逐渐神化的,如匠师鲁班、名医华佗、药王孙思邈、水利专家李冰父子等等。对这些神祉是纪念成分强于迷信成分。还有一些神祉则是借助于文学艺术家的生花妙笔和独具的匠心塑造出来的,如《封神演义》中的姜子牙、《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八仙传》中的铁拐李、吕洞宾、汉钟离、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韩湘子、曹国舅等。老百姓崇拜这些神祉的目的,往往是为了祁福禳实,不过是有关生老病反长,福禄寿喜财,以及有关生产方面的祁雨、祁晴、避风、避火、避虫、避寇等等。在道教看来,不管是什么人,也不管是什么出身,只要是经过修炼,就都可以得道成神成仙。民间广泛传说中的“八仙”,就是分别代表了不同出身的神仙。
铁拐李,又称李铁拐,在民间传说中居于八仙之首,属于残疾人的化身。相传他姓李名玄,曾名凝阳,自号孔目,遇太上老君得道;也有的书称其姓李,名满水,隋朝峡人:越冀的《陔余丛考》中则说他姓刘。还有说他是唐玄宗开元、代宗大历之间人,学道于终南山;《历代神仙通鉴》则说他得道之后,仍然居住在砀山。一次元神出窍,随太上老君神游一番。不料,游魂回来后,无所依归,只好附体于林中一饿殍尸身。李铁拐知道自己已经失去本来面目,十分伤感,太上老君劝他:“我有金箍束汝乱发,铁拐拄汝跛足,只须功行充满,是异相真仙也。”他随即用双手扪两眼如环,自号“李孔目”,用水喷依身的竹杖,变成铁拐,从此,世称其为“铁拐李先生”,铁拐李亦由此得名。铁拐李脸上长着络腮胡须,拖着一条瘸腿,拄着一根铁拐杖,背着葫芦,看上去象个十足的叫花子,但他却能够施用灵丹妙药,普救天下芸芸众生,救死扶伤,行善惩恶,泽被人寰,仙迹远布,深得各地民众的信奉。《济南府志》、《贵州通志》对他的事迹都有记载。
吕洞宾,是传说中流传故事最多、祭奉活动极盛的八仙之一,属于书生(秀才)的化身。相传他姓吕名岩,字沿宾,亦字希云,号纯阳子。唐蒲州永乐县人。由于他道行高深,全真道以他为纯阳祖师,号称“吕祖”,也称吕帝、孚佑帝君。元、明两代的封建王朝封他为纯阳帝君。他蓄着五绺长须,手执拂尘,身背宝剑,颇具仙风道骨。吕洞宾在为百姓解除苦难,消灭祸害妖孽的同时却好酒贪杯,寓幽默于世俗百态之中,所以深得民众的信赖和喜爱。
吕洞宾少年时,两举进士不第,便浪游江湖。后得云房先生点化和亲传法术,及火龙真人天遁剑法,于是开始云游四方,往来江淮等处,济世安民,斩除蛟害,岳阳弄鹤,各店醉酒。相传隐显变化四百余年,神通广大。《安庆府志》记载:吕洞宾曾经为一位孝顺儿媳拔剑划泉,泉出沙间,虽遇大旱之年,亦不干涸,遂名洞宾泉。世间广为流传的《吕洞宾三戏白牡丹》、《苟(狗)杳(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的传说,更是妇孺皆知。由于吕洞宾在道教中的地位较高,又深得民众喜爱,因此,人们不但到庙中祭拜吕祖,而且在家中奉祀吕祖画像。清人顾铁卿在《清佳录》卷里描写苏州人庆祝吕祖四月十四日生日时,人们都涌向福济观烧香。据说这天吕洞宾化装成乞丐混迹人群,为人治病,超度有缘之人成仙。在北京,人们都到白云观祭拜吕祖,天津则在吕祖堂。清代以来,各地大多建有吕祖庙,全国历史最悠久的吕祖庙当首推山西芮城县境内永乐宫的纯阳殿。唐代这里就建了“吕公祠”,宋时改为“吕公观”,历来香火最盛。南宋初年陆放翁的诗中有“天下家家画吕公,衣冠颜面了无同,,的句,反映了吕洞宾在民间的声望和影响。吕洞宾一生著述颇丰,留有《吕祖全书》。《金唐诗》、《辞综》中也都收有他的诗作。宋代罗大经的《鹤林玉露》,洪迈的《夷坚志》及《集仙传》等书也有记载。
汉钟离 是八仙中地位最高的,为古代军队中将军的化身。相传他姓钟名离权,后改名觉,字寂道,号和谷子,又号王阳子、云房先生。父亲为列侯,宦云中。他是外表矮胖敦实、坦胸露腹的仙人,头上还总是梳着两个娃娃丫髫,手里拿着一把大芭蕉扇,几乎与朴实无华的农民没有什么两样。
汉钟离入仕为谏议大夫,曾奉诏率军北征吐蕃,但因受汉代权臣梁冀嫉妒,所带军队全是赢弱士卒,出师即溃。他单人独马奔逃出来,后遇胡僧指点,又遇一身披白鹿皮衣,扶拄一根青藜杖的老人,顿生恋鹤求道的念头,向其哀求度世返真之方。老人见他求道心切,想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遂向他传授了长真诀、金丹火候、青龙剑法等。以后,汉钟离又向诸仙谦恭讨教,道业日渐长进。华阳真人向他亲传了太乙刀圭、火符内丹、洞晓玄玄之道;上仙王玄甫向他传授长生诀。他云游到了山东,后入崆峒,在崆峒,曾谒见太上老君,被赐号“云房”。再得玉匣秘诀。汉钟离曾飞剑斩虎,点金济众,惩恶扬善,《汉钟离全传》记载:在洞庭地区,他巧施法术,惩罚了嗜赌成性、借机讹诈的沈七,保护了以务农为本,乐施行善的史永年;他还想方设法拯救因水火严重而陷入困境的江浙民众;又曾幻为江湖卖药者,在城外的破庙里治病施药。《宣和年谱》、《夷坚志》、《宋史》等书籍都有关于他的事迹记载。汉钟离游遍大江南北,所到之处无不惠民泽庶,由他超度的人有一万八千之多。最后与兄弟汉钟简一同飞升成仙,并成为后世道教的祖师。元世祖时被封赠为“五祖七真”、“正阳钟离真人”、 “正阳开悟传道真君”、“正阳祖师”。元武宗时加赠“正阳开悟传道垂教帝君”。
张果老是八仙中年迈的老翁,为老朽之人的化身。史载历史上实有其人。他的寿眉胡须洁白如雪,牙齿脱落,老态龙钟,却能够设医卖药,治病救人,拯人于危难,大行善事。他还有倒骑白驴,日行千里万里的绝技。
相传,张果老隐居中条山,往来于秦、晋之间,到唐代武则天统治时期,据说已经有数百岁了。武则天曾经派使者召见他,他佯装死去,拒绝应召。后来又有人在恒州山中见到他,常常是倒骑一头白驴.他的这头驴也十分神奇,不骑了就折叠起来,象纸那样薄,可以直接放置到衣袋巾箱中;乘时只需从口袋中取出,吹上口气和水,那象纸样薄的白驴顿时膨胀扩大起来,变成一头真驴,张果老骑上去,那驴便飞奔起来。《唐书》上记载,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恒州刺史韦济将其奇闻上奏皇上,玄宗曾两次三番地派人把他迎接到东都,亲自问他治道修仙等事,张果老绝口不谈并数日不进食。当时,唐玄宗手下有个名叫邢和的人,擅长于测知人的寿命,当唐玄宗叫他给张果老推算年寿时,竞懵然无法回答。后来,张果老屡次以老为由乞还恒州,唐玄宗只得诏令驿站送他出朝。天宝初年,唐玄宗再次征召,张果老听说后得暴病而死,弟子们随即将他安葬。但后来人们打开棺材时,见里面已经空无一物。张果老早已施展法术从中逃了出来。
蓝采和(或栾采和、蓝采禾),唐末至五代时人,传说是赤脚大仙转世,为乞丐的化身。他在上界,因打抱不平而获的机会,他在凡间曾用各种方法挽救过许多人。一天,蓝采和在一个酒楼上喝醉酒,忽听远处传来笙萧声,抬头望去,还有云鹤起舞。蓝采和腾空而起,轻飘飘向上飞去。他的靴、衫、腰带、大板在他身后纷纷丢下。传说这是吕洞宾引渡他重回仙界。蓝采和在仙界用的神器是大花篮,据说是用东华山上的仙草编织而成。八仙过海时,他就是踩在花篮上过去的。也有说是踩着大板过去的。
何仙姑为八仙中惟一的女性,是平常妇女的化身。有关她的身世说法不一。一说她是唐武后人;一说她是宋朝人,宋代的一些文人笔记多称她为北宋永州(零陵)人:一说她为广东增城人;《福建通志》记载,为武平南岩人;《浙江通志》记载,为宋代南鉴村人;《歙县志》记载,为昌化人(旧隶歙县)。还有的书记载为衡州人。总之,何仙姑是广受人们喜爱的一位女神人,许多地方都信奉她。
据《历代神仙通鉴》等书说,何仙姑是广州增县云母溪何秦之女,出生时周围紫云绕室。仙姑从小聪颖机警,力大过人,四岁时就能举千斤重物。长到十三岁时,随女伴入山采茶,与同伴走散迷路。后遇道士吕洞宾,吃了他给的仙桃,从此成为仙体。她能明察世人未来之福祸,能行医施药,拯救受苦人,乡里人敬她为神人,人们常常拜谒她并询问祸福诸事。后来,仙姑一天天长大,父母关心女儿的婚事,私自为她择偶,仙姑坚决不依。成婚之夕,仙姑出走,飞到附近的罗浮山寺,从此,在寺中生活。她不饮不食,反而每日去数百里以外的循州山为众僧采杨梅充饥,斋时必回。宋朝欧阳修撰《集古录跋尾》卷十《谢仙火》记载,在岳州华容县原有一座玉真宫,突然有一天一场雷雨闪电将此宫烧毁。在被烧的废墟中,惟有一根立柱完好无损,上面倒刻着“谢仙火”三字。人们不知何人书写,前来询问仙姑。仙姑解释说:“谢仙为掌握行火的雷部中鬼,柱子上的字是它留下的。”人们按照仙姑的指点一查,《道藏》中诸仙果有此神。宋魏秦《东轩笔录》载,有一名叫夏钧的人问仙姑:“吕洞宾现在何处?”她笑答:“在潭州兴化寺设斋。”夏钧一查,果然。郑淳《岭南丛述》引《太平广记》记载,唐开元中时,皇帝命令黄门使官到广州请何仙姑。仙姑跟着使官去见皇帝,不料途中此人倾慕仙姑的美貌,心怀邪念,想挑逗仙姑。但还未等说话,仙姑先开了口:“使官有此心,我不可留这里了。”说罢,飞身而去。后来吕洞宾带领她来到蓬莱仙境,拜见了诸神。金母神命她打扫蟠桃落叶。何仙姑在仙境用仙草编了一个大花篮,这个花篮永远也装不满倒不尽,那里面有世上罕见的珍草花卉。传说八仙过海时,仙姑就是踩着这只花篮过去的。还有一个传说,说是仙姑过海时用的仙器是一只大笊篱,她是站在笊篱上面过海的。仙姑与众仙在东海上遨游,她的美貌吸引了海龙王太子。海龙王太子兴风作浪,将仙姑抢入海底。七位仙人到了对岸,发现仙姑不见了,知道是海龙王太子作祟,于是引出了八仙大战龙王太子的故事。最后,龙王太子大败,只好把仙姑交出。
韩湘子为老顽童的化身。他字清夫,一说字北渚,曾任大理丞。是吏部侍郎、著名文学家韩愈的侄子(也有说是儿子、外甥、孙子或侄孙的等)。他头扎两个小髻,随身常带一支竹箫,长得眉清目秀、端庄文静,象个小生模样,却有一种宽广豪放的性格,并且从小喜研仙家道术,还好饮酒,是个落魄不羁的浪荡公子。
据《列仙全传》等书记载,韩湘子的父亲是个廉官,因遭受奸臣的诬陷而被判罪,死于边疆。湘子的叔父韩愈承担起教育湘子的责任,每天教他读书。韩湘子读了不少书,最喜欢的是老子的《道德经》。他与叔父一起讨论,常常争得面红耳赤。后来,韩愈感到教不下去了,就让湘子到学院做伴读,又让他到僧院读书。韩湘子在读书之余,喜欢在田园林间玩耍。一次,他爬上一棵树不慎摔下,竟然摔死了。叔父怀着十分难过的心情,掩埋了他的尸体。不料,这一年叔父过生日,一个活生生的湘子前来祝寿。原来前日韩湘子已被吕洞宾引渡成仙,跟随他仙游去了。据《韩仙传》记载,韩湘子由吕洞宾引渡成仙,经历了七次考验和一系列曲折的故事:先是以美女引诱,又用厉鬼截路、美食美酒诱惑、醉汉拦路辱骂、金钱和猛兽考验等等,他都经受住了。韩湘子成仙后,多次帮助叔父解忧排难,使叔父得到朝廷的赏识,最后又引渡韩愈进入仙界。据传,韩湘子平时很喜欢洞箫,一天晚上他在海边吹奏,引来海龙王的七女儿随着箫声跳舞,天微亮时,龙女忽然变作一团泡沫不见了。第二天夜晚,湘子又来到海边,他吹啊吹啊,等了一夜,始终不见龙女出来。天快亮时,一位老太婆手拿一支竹箫,来到湘子面前。她说:“海龙王的七女儿因犯海规,被关押起来。她让我送给你这只神箫,这是南海普陀紫竹林中的一株神竹做的,可帮助解救危难。”湘子接过竹箫,老太婆转瞬不见了。相传八仙过海时,他就是踩着神箫渡过去的。
曹国舅 排名八仙之末的曹国舅,为皇亲国戚的化身。因为他成仙最晚,所以有关他的传说故事也最少。传说曹国舅是宋初大将曹彬之子(或孙),宋仁宗曹太后之弟,名景休。曹太后和景休还有一弟,名景植。据《神仙通鉴》等书记载,景休和景植因为家里出了个皇太后,便依仗皇势,骄横跋扈,掳财霸女,无恶不作。他们的行为有时连皇帝也看不过去,提醒他们要约束自己。但是有皇太后从中庇护,他们依然有恃无恐,一意孤行。有一天,从广东潮州潮阳来了一位秀才,叫袁文正,协同妻子张氏一块进京赴试。张氏年纪轻轻,颇有姿色。不料被景植看见,起了贼心。景植设了一个圈套,将袁文正杀死,然后胁迫张氏服从于他。张氏不从,被关进大牢。袁文正被杀后,灵魂飞到包公那里告了景植一状。包公对此案非常重视,决定查个水落石出。景休知道此事后,担心弟弟被究办,于是密告景植将张氏处死以灭口。但是,张氏被太白金星变幻的老人救出。张氏逃出来后,恰巧遇到大国舅景休,误以为是包公,就递呈诉冤。大国舅接呈后大惊,令人将张氏打死,扔到避人处。张氏其实并未死,醒来后急忙去找包公。包公将此案了解清楚后,便设计擒获了大国舅,并带上长枷监禁,又将景植押入牢中。皇帝和皇太后得知两位国舅被关押,亲自前来说情,但被包公秉公拒绝,当即下令将景植押入监牢待斩。由于仁宗颁唐诏大赦,两位国舅才因此被放出来。从此以后,景休入山休道,遇吕纯阳而被引渡成仙。又据《列仙全传》等书记载,曹国舅景休与其弟景植在性格和人品上都决然不同。景休比较守本分,也不参与政事。他每每看到弟弟依仗皇势胡作非为,犯下不可饶恕的罪恶时,内心总是极为不安。他不愿再这样生活下去,于是躲进深山里,独自修道。在山里,钟离权与吕纯阳一齐将他引入仙班,成为八仙之一。
(张华) (原载《本溪社会科学》)
下一条:没有了!
主办单位:中国老子网
地址:中国 周口 鹿邑县老子文化园区 电话:0394-728223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