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与人生》丨食言而肥:信任有多重要?

    时间:2022-01-20 浏览:115

      [导读]当双方信任不足的时候,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谨慎自己的语言和行动。同一句话语,因为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从不同的立场,带着不同的情绪,都可以导致对此话语的不同理解。

        /方崇阳

        《道德经》第十七章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谨言慎行

        《左传·哀公二十五年》:公元前470年六月,鲁哀公越国出访结束后返回鲁国,鲁国三大家族“三桓”中的两位大夫季康子和孟武伯在五梧这个地方迎接鲁哀公的车驾。为鲁哀公驾车的是一位叫郭重的大臣,郭重看到是季康子和孟武伯,就回头悄悄告诉鲁哀公,说:“这两个人说的坏话很多,请君王能够直接追究他们。”鲁哀公就在五梧这个地方摆下宴会,招待前来接驾的大臣和跟随他出访越国的大臣。

        在宴会期间,孟武伯利用给鲁哀公敬酒的机会,乘机数落郭重,对郭重说:“郭重啊!你此次外出陪伴君王,到底吃多少好东西啊?怎么一下子胖了好多啊!”季康子同时也酸溜溜的说道:“啊呀!孟武伯你快喝酒吧!我们鲁国紧邻齐国这个有大仇的国家,我们是没有机会陪伴君王出访的,也没有机会远行于越国啊,只有看守国门了!我们又何必去嫉妒郭重吃的胖呢?”鲁哀公听到这里已经非常生气了,由于三大家族季氏、孟氏、叔孙氏,他们的家族势力一直比较大,把持朝政,没有和鲁哀公一心,阳奉阴违,欺凌鲁哀公的近臣。于是,鲁哀公讥讽着对孟武伯说道:“郭重出去没有吃什么好东西,就是‘食言’太多了,你说他能不肥胖吗?”孟武伯和季康子互相看看对方,使使眼色,就不说话了,就这样这宴会不欢而散。


    信任是合作的基础,良好的沟通则是信任的基础。(资料图)

        从此,鲁哀公和这些“三桓”大夫公开交恶生恨了。过了两年,鲁哀公反被“三桓”赶出鲁国。

        人与人之间失去信任,就会开始产生疑惑和怨恨,这些疑惑和怨恨造成内心的不安全感,这挥之不去的不安全感,慢慢使人在语言和行为上与他人产生纷争,轻微些的,只是口舌是非;严重些的,则导致出现某种局势的混乱和奔溃。

        《道德经》第17章“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当双方信任不足的时候,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谨慎自己的语言和行动。同一句话语,因为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从不同的立场,带着不同的情绪,都可以导致对此话语的不同理解,因而更加加深了双方间的不信任、分歧和摩擦。

        信任是合作的基础,良好的沟通则是信任的基础。(编辑:孟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