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养生思想

    时间:2021-12-18 浏览:164

     养生,又称摄生。“摄生”一词源自《道德经》第五十章,说:“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汉代河上公注解《道德经》时,曾云:“摄者,养也”。道教历来重视生命、珍爱生命。葛洪指出:“天地之大德曰生,生,好物者也。是以道家之所以至秘而重者,莫过乎长生之方也”。

      关于道教重生、乐生、养生长寿的思想,在历代经典中均有记载及阐释。如《黄帝内经?素问》以黄帝向歧伯问道的形式说:“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歧伯回答说:“上古之人,知其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道经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治“未病”即指治未发之病,要求通过自我调整,顺阴阳、节饮食、适寒温,以期修复、提高自身身体机能。所谓的摄生有法,养生有道,才能颐养天年,也才能达到《道德经》所说的“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