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老子的教育主张

    时间:2022-05-10 浏览:121

           老子(约前571年-前471年),姓李名耳字聃,出生于周王朝中叶稍后的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境),我国先秦时代独权一帜的伟大政治家、哲学家和教育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据史料记载,老子曾在周王朝首都洛阳担任过“守藏之史”同,他孰于掌故,精于历史,明于大道,虽未开庭设教,但向其求学者颇有其人。庚桑楚曾长期求教于他。被后世崇为儒家始祖的孔丘“适周问礼”,多次向他请教,赞扬他的思想博大精深,如“龙乘风云而上天”,尊老子“其犹龙也”。约于公元前484年,辞官归隐途中写下了一部博大精深,词意锤炼的哲学论著——《老子》(亦称《道德经》)。这部书是我国哲学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哲学宇宙论体系的著作,可谓一首自然的赞美诗。他的天道自然观和自然辨证观包含着直觉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和变化不息的辨证法思想。《老子》以其深度、广度和精度,驱使我国乃至世界古往今来的学者探究其精华,深究古代智慧的底蕴。笔者在大学学习中国教育史的时候,接触到我们故里这位先贤哲人老子的教育哲学和主张,一些学者认为老子的教育主张是反对学校教育,否定人类教育的积极意义,甚至排斥人类文明。后来笔者在工作之余读《老子》一书的时候,对老子的教育主张作了一些肤浅的思考,笔者认为,那种认为老子反学校教育的结论是不能成立的。下面,笔者将个人的一些浮浅认识试述如下。
            一、“绝仁弃义”、“闭目塞听”——其实质是老子反对陈规教条束缚,主张勿走极端的教育主张
            老子在世时,正是春秋时代的末期,周王朝为凝固其世袭制的分封制度,制定了严格的“周礼”,周礼中规定实行所谓立嫡不立贤的宗法制度“,也就是嫡子继承制度。但由于周王几代以后封国王们有一共同特性”寡人有疾,寡人好色“,生下王子成群,加之一些昏王们却特别喜欢捧宠立爱的调调,以致宫廷政变残杀不绝,不仅如此,昏王们对外更喜逞强凌弱,贪得无厌,以致乱战连年。老子身为官吏却代表被压迫人民的利益,站在时代的前列,对周公制定的礼、乐、刑、政予以批判,他针对当时儒家学派提倡的“礼教”,提出了“绝仁去义”、闭目塞听“的教育内容观和教育方法论。
            老子认为“礼”上人性泯灭和国家战乱的祸源,是虚伪的表面文章,是愚弄人民的魔术。这里须说明“礼”不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礼貌”、“礼节”,而是指在周王朝已实行了六百多年的“周礼”,按周礼的严格规定,阶级是世袭的,违反这种“礼教”,就是非法和非礼的严重犯罪,“刑不上大士,礼不下庶人”,形成了一个由少数贵族阶级和广大奴隶阶级并存的,人吃人的社会结构,受教育的是贵族阶级的专利,奴隶阶级根本没有这种权利。于是老子从他的政治理想出发,以他的哲学思想为指导,提出“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十八章》)在他看来,正因为“道”被弃,世上才有“仁义”的提倡;正因为人们学会了聪明伪诈的知识,世上重大伪诈事件才层出不穷;正因为封国昏乱不安,所谓忠贞之徒才应时而生。因此,他主张“绝学无忧”(《二十章》),就是说,圣智、仁义、巧利等项内容是压迫被统治者的森严礼教,只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因而必须毅然弃绝。”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二章》)意思是说,”圣人“能够不违反社会生活的自然程式,实行”无为“而治,百姓会跟着做,而不能强令人民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这样才能达到少私寡欲的境界,他还认为一个理想的封国王治邦,必须要使他的人民有所遵循;对外要讲究真纯的表现:对内要讲究相互的修养;生活要讲究少私寡欲,同时还要根绝圣贤和强霸之学,这实际上表露了老子对六艺、《六经》等知识技能的轻蔑和深恶痛绝,这从辨证思维的层面上看,老子反对陈规教条束缚,主张勿走极端教育主张是有积极意义的。他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抛掉当时传统的圣、智、礼、乐的学问,顺应自然。不追求物质享受、不贪求虚伪,就会怡然自得没有忧愁。这显然是对当时时兴的虚伪的文化对淳朴的人民是一种侵蚀,是对社会机体的破坏,它最终会导致社会的大动乱。
            二、“为无为,事无事”——其实质是老子主张教育应遵循万事万物(包括身心)发展的规律
            老子洞察传统宗教文化对当时社会所产生的极坏影响,尤其深感统治者“有为”的争夺,使广大人民陷于饥寒交迫的境地,于是他提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四十六章》)实际上就是要求人们要日复一日地积累真知,日复一日地减损邪违背规律的偏见和违背公共利益和私欲,只有这样才能“以至于无为”,这里的“无为”即“无违”,意思是不违反客观规律而行事。实际上是老子告诫人们一方面要不断学习,增加知识,多识道理,达到“为学日益”;另一方面要在识得道理的基础上,不断减少私欲、淫志之类,达到“闻道日损”的目的。这和子曰“学而时习之,”曾子曰“吾曰三省吾身”的教育思想极为相似。如果说想有什么作为、做什么事的话,那就要“为无为”、“事无事”即一个人不应当做自然规律所不允许做的事情。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复归于朴,从而保持完美的本性,达到场与自然规律相结合的境界,“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为而民自朴”。老子站在治世的高度,希望统治阶级的首领——“圣人”们做到“四我”:我无为、我好静、我无事、我无欲;做到“三绝三弃”: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以实现“圣人之治”。怎样才能“无为”呢?“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能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故曰: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也。夫民之难治也以其知也。故以知知邦,邦之贼也;以不知知邦,邦之德也。”笔者赞同广东社科院副院长罗尚贤先生对这段话的解释。他解释说,“圣人的学说不是学来的,而是重视众人的经历,能够辅助万物的自然发展,而不会冒昧地违反它。所以说:依道理行事的人,不能认为自己比民众高明,宁可认为比民众愚笨。民众是不容易管理的,因为他们有丰富的经验。因此,自以为高明而主持邦,就会把这个邦搞 坏;不自以为高明而主持邦,就会使这帮有所得益。”实际上,“学不学”的主张是其“为无为,事无事”主张的具体化,目的在于“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这并不能说老子反对学校教育,更不能认为“学不学”,就是要求人们不学。“在老子看来,封国的难以统治,是由于人民的智慧太高了,若想使封国长治久安,他的釜底抽薪之策,就是‘使民愚之’”,过去教笠书中这样的论述只是望文生义的片面理解。许多人常引用《老子》中“常使民无知无欲”,“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对老百姓“虚其心,实其腹”为据,判定老子是弃智主义、愚民政策的始作佣者。其实老子所主张弃的“智”是巧伪的意思,所以他说:“智慧出,有大伪”。老子所要绝的学,不是科学的学,不是见道之浓,而是卜巫之学,巫守之学,“术数”之学,一句话,就是当时的“官学”。绝去这些邪伪之学,人们就会落得自由自在,上不怕神,下不怕鬼,故曰:“绝学无忧”。有人根据“绝学无忧”和“不出户,知天下”断言老子对一切知识文化,通过前面分析的“为学日益”就能看到老子不可能绝学,实际上他是主张求知除靠自身体察外,还要依靠外在的知识经验和信息工具。“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这两句话进一步说明了掌握获得知识信息的优越条件,对于取得成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老子还“知者不博,博者不知”,来说明学海无边,学识专精者难于博通,博通者又难于专精。可见,老子并不主张愚民,不主张“无知”,而是主张学习真知,即明事物之理,知自然之道。老子认为作为一个封国王应该从实践中求真知,即明事物之理,知自然之道。老子认为作为一个封国王应该从实践中求真知,用真知指导实践。老子在第14章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即掌握古已有之的客观规律,用以处理当今事务。并认为”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即把学以致用、重视规律的人称为上士,把不重视规律甚至蔑视规律的人称为中士、下士。这充分说明了老子尊重社会实践、学以致用的教育主张。这也可以说是我党所主张”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这一群众路线的思想基础。
            综上所述,可见《老子》并非在理论上不承认教育对人的发展有好的作用,而是认为当时候的内容和教育方法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它认为教育应当遵循万事万物(包括身心)发展的规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老子才成为中国教育思想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三、”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其实质是主张以正面的知识教育人引导人,同时还要耐心地对待和帮助有缺点的人。
            他强调对教育对象进行观察和了解,而不是主观地灌输某种伦理道德。并在此基础上强调对人进行耐心帮助,不放弃教育作用。他说:“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又说“自知者明”,“不自见,故明”;他还说“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人之不善何弃之有?”老子只要经常用美好的道理说服人,用美好的行动求助人,那就没有不可教育的人。从尊重人的自然发展出发,老子主张不仅善意地对待善者,而且也应该善意地对待有缺点的人。他指出:“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意思是说,善人是人们学习的榜样,善人有责任去教育感化不善的之人,使他们弃恶从善,并从他们那里取得反面借鉴。这种尊重热爱教育对象的“爱”的教育思想,有人称为“不弃主义”的教育思想,可以说他新生人的自然发展意义的“不弃主义”教育思想是非常可贵的。
            由此笔者认为老子的教育主张可概括为:一、他反对陈规教条的束缚,主张勿走极端的教育思想;二、他主张教育应当遵循万事万物发展的规律,并从实践中获取真知;三、老子认为教育手段应以正面引导教育为主,通过自身的榜样作用,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进行感化,亦即他在书是倡导的所谓“行不言之教”;四、要善待有缺点的人,不要歧视他们不要放弃对他们的教育。同时,《老子》对封国王提出了一 些养身处世,消除贪欲的“三宝”教育,如致柔、知足、不争等等,都是极可宝贵的教育思想。总之,《老子》的教育思想,在中国乃至在世界哲学史和教育史上,都是堪称第一流的,当然这些思想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究,以严谨科学的态度批判地继承这份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作者:张光兴(作者系河南省鹿邑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中国老子学会副会长、秘书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