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姓起源鹿邑

    时间:2022-05-13 浏览:329

    来源:中华老子网《老子故里论老子丛书——探源卷》

    张景志

     

    鹿邑是老子故里。由于老子姓李,因而来鹿邑参观、采访、朝祖的各界人士往往询问李姓发源地。有的把李姓族谱寄给我们,并索要有关李姓材料。因此鹿邑县人民政府同河南省冬阳影视传播公司中国百家姓剧组联合拍摄的《李氏春秋》已同观众见面。现将保存、搜集到的有关李姓资料,略加整理,以飨读者。

    《道德经》指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李姓自古通今,由无到有,从发生到发展,共经历了六个里程碑。第一、上古帝王颛顼。年十岁,佐少昊,二十岁即帝位。初国于高阳,故号高阳氏。都帝丘,在位七十八年崩。李姓将从此人说起。第二、尧之大理皋陶。因官得姓,由此姓理。第三、改理为李的李利贞。第四、道家学派创始人、道教鼻祖李耳。第五、扶佐嬴政统一六国的李斯。第六、平群雄而一天下,建立唐王朝的李渊。

    李姓源于鹿邑,遍及世界。据《新唐书·宗室世系》记载:“李氏出自嬴姓。帝颛顼高阳氏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皋陶,字庭坚,为尧大理(司法长官),生益,益生思成,历虞、夏、商,世为大理,以官命族为理氏。至纣之时,理徵字德灵,为翼隶中吴伯,以直道不容于纣,得罪而死。其妻陈国(在今河南淮阳)契和氏与子利贞逃难于伊侯之墟,食木子(木本植物的果实)得全,遂改理为李。利贞亦娶契和氏之女,生昌祖,为陈大夫,家于苦县(今河南鹿邑县)”由此可知李姓是嬴姓颛顼的后裔,先为理氏,再为李姓。商朝末年,因理徵直谏触怒纣王被杀。其子利贞随母亲契和氏逃难。先到豫西,后到豫东鹿邑定居。为了报答“木子”的保命之恩,并且理、李同音,自利贞开始改理为李,这样也更便于躲避纣王的追缉。从此中国有了李姓,李利贞是天下李姓第一人。

    《元和姓纂》称,李利贞的十一世孙是李耳。司马迁《史记·老子传》称:“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今鹿邑县太清宫镇)人也,姓李氏,名耳,谥号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据《康熙鹿邑县志》记载,李耳的父亲叫李乾,曾在周朝做官,官职很小。《史记·老子传》中还记载老子家世:“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任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这说明从西汉时就有李姓迁往山东。据《新唐书》中《宗室世系》、《宰相世系》记载,李耳八世孙李昙,字贵远,为赵伯人侯,入秦为御史大夫,葬柏人(今河北唐山)西。昙有四子“崇、辩、昭、玑”,因在外做官,定居而分出两支。长子崇,字伯祐,任陇西守,南郑公,为陇西(在今甘肃境)房;四子玑为赵郡(在今河北境)房。后陇西房分为三十九房,赵郡房分为东、南、西三组,繁衍昌盛,人丁兴旺,都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魏晋南北朝时李姓已成为全国的大姓,并融入于十几个民族之中。

    据《李氏祖脉源流》记载,李耳十七世孙李斯,四十三世孙李渊、四十四世孙李世民。《光绪鹿邑县志》记载:“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从吉善行之言,祖老子,特起宫阙如帝者居。高宗乾封元年(666年)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建紫极宫。天宝二年(743年),易紫极宫为太清宫”。玄宗李隆基还于天宝二年躬亲鹿邑拜谒先祖李耳。唐文宗开成五年(840年)庚申敕老子诞日(二月十五日)为降圣节。唐高宗于乾封元年(666年)正月封李耳的母亲为先天太后。宋大中祥符七年正月二十二日在鹿邑太清宫后宫(洞霄宫)为李母立“先天太后赞”碑并序,宋真宗赵恒御制御书并篆额,现在此碑依然屹立于洞霄宫院内。

    李氏唐王朝的建立,促进了李姓的发展。据统计,历史上李氏称帝称王者,达85人之多,统治时间1142年,其中统治时间最长的有三次。中国历史上的唐朝,从李渊始,历24帝,290年。唐太宗子曹王明的后裔李公蕴建立的安南国(今越南)李氏王朝,历8主,216年。由辽东迁至朝鲜的李氏后裔李成桂建立的朝鲜李氏王朝历26500余年。皇帝妃子很多,生的儿子有的多达十几人甚至几十人,他们被分封到各地,都成了当地的贵族大姓,在封建社会皇帝的姓氏最为尊贵,可以赐姓、随姓(奴随主姓),加上改姓,因而李姓人口发展迅速,比重增大。李氏支庶既蕃,子孙必众。于是便广泛地向各地播迁,并向海外迁徙,当今几乎遍及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李姓在《百家姓》中,赵钱孙李,虽位居第四,而在全国人口中却是第一大姓,约占汉族人口的79%。鹿邑是李姓的发源地,至今李姓还是大姓。经调查全县李姓人口八万多人,占总人口的81%。据《李氏祖脉源流》记载:从老子李耳始,至今巳延续74代。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他留下的五千言《道德经》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大宝藏。他的清静无为的学说,一物两向的转变率的辩证理论,深邃的天人之际的哲理,两千五百多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思想和行为。鹿邑既是降圣的仙乡,又是李姓的祖根。


    (作者系中国鹿邑老子学会会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