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与几处宫观渊源考

    时间:2022-05-09 浏览:77

    来源:中华老子网《老子故里论老子丛书——探源卷》

    冯千山

     

    首先要说明,老子诞生地,是鹿邑濑乡的太清宫,为何不在此文之内,因为已撰老子诞生地考一文,故不在此重述。历代供奉老子的宫观甚多,特别是唐王朝,东西两京宫观密集,以及十道各州县皆有之,普遍于国内各地,然而真正与老子有渊源关系的并不是太多,因此,只选择数处知名的宫观,虽然有挂一漏万之嫌,也是势所难免。本文首由陕西周至县宗圣宫始,后以山西浮山县庆唐观结束,有的则是根据现在所辖地区而定。

    宗圣宫,原名老子祠(庙),一名宗圣观,又名顺天兴国观,俗名大庙。楼观、说经台、尹喜宅、尹喜楼、尹喜祠,不同的记载,因时而异,其地还在原处。在周至县东南三十里,其山名石楼山,而宗圣宫楼观台建筑此山之麓,而说经台在岗阜上,宗圣宫则于平地,两处相距咫尺。而楼观历代高道聚集于此,是道教丛林之一,颇享盛名于道教,驰名于海内外,特别是羽士们必须朝谒之处,今已为旅游风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然而楼观建筑,从周代尹喜宅起,至历代宫观,虽然经过多次兵燹之灾,焚毁之后,又有羽士们努力恢复,又得到官方的支持,建筑依然又屹立于原处,究其故,这与老子其人大有关系,绝对分不开的。

    《元和郡县图志》云:周至县楼观:“县东南三十七里,本周康王大夫尹喜宅也,穆王为召逸之人,置为道院,相承至秦汉,皆有道士居之,晋惠帝时重置。其地旧有尹先生楼,因名“楼观”,武德初,改名宗圣观,事具《楼观本纪》及《先师传》焉。此二书在元代焚经时已毁,其中康王,名钊,成王之子。穆王,名满,昭王之子,穆王即位于年已五十。惠帝司马衷,武帝司马炎之子。武德乃是唐高祖李渊之纪年。至于尹喜是否康王时代的人,只能存而不论了。

    《太平寰宇记》云:“楼观在县东三十二里,晋惠帝时置其地,旧有尹喜先生楼,因名‘楼观’。唐武德初,改名宗圣观。‘老子庙’华阳子《录记》,秦始皇好神仙,于尹先生楼南,立‘老子庙’既此也。晋惠帝元康五年(295),重更修葺,莳木万株,南北连亘七里,给户三百,供洒扫。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复修建堂宇。”隋文帝亲履其地谒‘老子庙’,文帝观览。据杂记一类文献记载,当时楼观有《化胡经》于壁,道教有《化胡经》始于楼观,后演成八十一化图,此图代有更动。《旧唐书》作高祖武德七年(624)冬十月,“癸酉幸终南,谒老子庙。”《新唐书》作“癸酉幸终南山,丙子谒楼观“老子祠”的记载。乾隆间《周至县志》:楼观,“县东南三十里”,此说为正确。

    有武德九年(626)《大唐宗圣观记》碑云:“夫至理虚寂,道非常道。……于是玄元之教,风动天下,水行地中矣。宗圣观者,本名楼观,周康王大夫文始先生尹君之故宅也。以结草为楼,因即为号。……始皇建庙于楼南,汉武立宫于观北,崇台虚朗,招徕云水之仙,闲馆错落,宾友松乔之侣。秦、汉庙户,相继不绝,晋、宋谒版,于今尚存。……以武德三年(620)诏赐嘉名,改楼观为宗圣观。宸扆兴念,纂胄所先。启族承家,鼻于柱史。……七年(624)岁惟作噩,月在黄钟,六辔齐骧,百辟咸从,亲幸观所,谒拜尊议。”云云。碑立于武德九年(626)二月十五日,给事中骑都尉欧阳询撰序并书,侍中柱国江国公陈叔达撰铭。历代金石家皆有著录,是楼观台现存最早之碑了,原在楼观台下院会灵观,清道光迁移到楼观台。碑阴是《玄元灵应颂碑》,为天宝元年(742)七月十五立。

    关于老子陵的问题,是郦道元《水经注》,渭水,有“就水注之,(案此四字,原本及近刻,并讹为经。)水出南山就谷,北迳大陵西,世谓之老子陵。昔李耳为周柱史,以世衰入戎,于此有冢,事非经证。然庄周著书云:“老聃死秦佚吊之,三号而出。是非不死之言。人禀五行之精气,阴阳有终变,亦无不死之理。以是推之,或复如传,古人许以传疑,故两存耳。”。《太平寰宇记》、清顾祖禹《方舆经要》等文献,皆採郦道元之说,实际郦注水经时,既不肯定,也不否定,主要是司马迁语:“西至流沙,莫知所终”,对于后世影响最大,故有晋初王浮《化胡经》的产生。清人毕沅有《周老子墓碑》,立于墓前,此墓是否为老子墓?大有研究必要。

    《类编长安志》有“宋端拱三年(990),诏改顺天兴国观,金季废毁,大元抚定后,同尘真人李志柔重建,殿阁森烈,复还归观。中统元年(1260),朝命,复改今名。”元初李道谦任此宫住持,留下许多著作,自从王重阳创全真教后,楼观台始终属于全真教所管,一直到现在,说经台依然屹立于山阜,而大庙宗圣宫三清殿,雄伟建筑,以及三清塑像,文革时拆掉。不知在哪年何月,再有恢复昔年旧貌呢?

    唐代还有《大唐尹尊师碑》、《老君显见碑》、《玄元灵应颂》,最宝贵的元代有石刻,一为《篆书道德经碑》,另一正书《道德经碑》,皆完好无恙,至于其他金石,宋、元、明、清至民国皆有之,《楼观台道教碑石》,载有九十二,佚碑存文十有二,佚碑存目,则有七。楼观台金石,真是琳琅满目的金石展览,可以说是道教宫中金石之冠。

    历代骚人墨客题咏诗词为数繁多,今录苏轼《楼观》诗:“鸟噪猿呼昼闭门,寂寥谁识古皇尊,青牛久已辞辕轭,白鹤时来访子孙。山近朔风吹积雪,天寒落日淡孤村。道人应怪游人众,汲尽阶前井水浑。”苏诗二首今录其中之一。楼观台事迹颇多,非短节所能胜任,为时间所迫,只能到此为止。

    景龙观,名玄真观,又名迎祥观,唐时有名京城之观。宋敏求的《长安志》,观云:“半以东尚书左仆射申国公高士廉宅,西北隅本左金吾卫,神龙元(705),并为长宁公主第,东有山池别院,即旧东阳公主亭子,韦庶人败,公主随夫外官。遂奏请为景龙观,乃以中宗年号为名。欲出卖,官估木石当二千万,山池仍不为数。天宝十二藏(753),改为玄真观,肃宗时,设百高座讲法。”景龙观地址,是国公、公主、军队组成为观,真是得天独厚之宫也,高士廉,名俭,字士廉,渤海,修人。书庶人乃中宗之后,长宁公主之母,长宁公主初嫁附马杨慎,韦庶人败,杨慎谪为绛州别驾。东阳公主乃太宗第九女,肃宗李亨是玄宗第三子。

    《册府元龟》云:“肃宗上元二年(761)七月癸巳,于景龙观,设高座讲论释、道二教。丁酉遣公卿百寮,悉就观设醮,讲论,自宰臣以下,赐钱有差。”这是当时胜举,一般宫观,还不够资格设讲座。

    《关中胜迹图志》云:“迎祥观,在城内广济街东,明王恕《迎祥观记》,创自唐景龙二年(708),旧名景龙观。按苏灵之书《老君应现碑》云:开元二十九年(741),玄宗梦见老君曰:吾乃汝远祖,有像在京城西南百余里,汝遣人求之,吾合与汝于兴庆宫相见,觉而异之,即令尚书张九龄,道士萧元裕,寻访于周至闻仙谷,果得老君玉像,高三尺余,以进。其日玄宗在兴庆宫,遂亲迎谒置于殿内,次日送景龙观大同殿安置瞻仰,与梦所见无异,即改景龙观为迎祥观。仍于现像之所,建会灵观焉。《西京记》景龙观,景云二年(708),天台道士司马承祯,被召止于此观。”司马承祯,字子微,温县人,先居浙江天台山,被睿宗、玄宗召见于京都,晚年栖止于济源王屋山,在天台山桐柏宫时,用篆、隶、楷三体书写《道德经碑》,又有景龙观主叶法善,字道元,南阳县人。唐玄宗撰书,太子篆额《御制叶真人碑》,故金紫光禄大夫鸿胪卿越国公景龙观主赠越州都督叶尊师碑铭并序,开元二十七年(739)二月二十六日。此碑当时在景龙观中,历代金石家皆有著录。

    《册府元龟》云:“玄宗开元九年(721)三月,置石柱于景龙观,令天台道士司马承祯,依蔡邕,石柱,三体书写《老子道德经碑》。”石柱就是经幢,惜司马承祯两处所写之碑幢,久已不存天壤。在司马承祯之前,已有景龙二年(708),河北易县龙兴观,有《道德经碑》石刻,这是唐代最早的《道德经碑》。到玄宗时代,刻《道德经》于各道,现河北易县、邢台,还有山西浮山县《道德经》碑,存在于天壤。

    景太间《寰宇通志》云:“迎祥观,在府治西,唐景龙中建,国朝道纪司在焉。”迎祥观在明代,还是占主要地位的宫观。王恕撰《重修迎祥观碑》,时为嘉靖二十三年(1544),清光绪间,有《重修迎祥观钟楼碑》。迎祥观建国后,已被小学校所占用,校内地方路面,还有残碑断碣遗留,景龙观地址的确较佳,后有高阜土冈,登高一望,附近建筑如在脚下。

    睿宗撰文并书的《景龙观钟铭》云:“原夫一气凝真,含紫虚而构极,三清韫秘,控碧落而崇因。虽大道无为,济物归于善贷。而妙门有教,灭咎在于希声。景龙观者,中宗孝和皇帝之所造也。曾城写质,阆苑图形。但名在骞林,而韵停钟具。朕翘情八素,缔想九玄,命彼鼓延,铸斯无射。考虞倕之懿法,得晋旷之宏规。广召鲸工,远征凫匠。耶溪集宝,丽壑收珍。警风雨之辰,节昏明之候。飞廉扇炭,屏翳营炉。翥鹤呈姿,蹲熊发状。角而不震,侈而克扬。庶其晓散灵音,镇入鸳鸾之殿,夕腾仙韵,恒流■鹊之闱。聋俗听而咸痊,迷方闻而永悟。洪钧或启,宝宇修镌。其铭曰:紫宸御历,青元树因。倾岩集宝,竭府收珍。杜夔律应,张永规陈。形包九乳,仪超万钧。上资七庙,傍延兆人。风严韵急,霜重音新。自兹千岁,从今亿春。悬王京而荐福,侣铜史而司辰。景云二年(711)太岁辛亥金九月,癸酉朔,一十五日丁亥土铸成。”《景龙观钟铭》历代金石家,皆有著录。引文采用《全唐文》创造年月日,采用钮锈《觚賸》之书。此钟在西安碑林,铸造艺术,可谓精品,纯属铜制,据说有六吨重,是唐代宝贵铸造文物,去西安市旅游者,不妨亲至碑林,一睹为快。

    太清宫,原名太上玄元皇帝庙,又名太上玄元皇帝宫。天宝二年(743),改名为太清宫,后来沿续以太清宫命名的宫,以此为始。长安太清宫在大宁坊(今西安市长乐西路一带附近)。《礼阁新仪》云:“开元二十九年(741),始诏两京,及诸州,各置玄元皇帝庙一所,依道法设醮。天宝元年(742)正月,陈王府参军田同秀上言,玄元皇帝降见于丹凤门之通衢,以天下太平,圣寿无疆之言,传于玄宗,仍告赐灵符尹喜之故宅,上遣使就桃林县,函谷关令尹喜台西得之,于是置太宁坊,东都积善坊。九月改庙为太上玄元皇帝宫。二年(743)正月,加号大圣祖。三月,敕西京改为太清宫,东都为太微宫,诸州为紫极宫。十二载(753)三月,加号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每岁四时及腊,修朝献之礼。初建庙,取太白山白石为真像,衮冕之服,当扆南向,玄宗、肃宗真容侍立左右,皆朱衣朝服。宫垣之内,连接松竹,以像仙居,殿十二间,四柱,前后各两阶,东西各侧阶一。其宫正门曰琼华,东门曰九灵,西门曰三清。御斋院在宫之东,公卿斋院在宫之西,道士杂居其间。天宝五载(746),诏刻石,为李林甫、陈希烈像,列侍于圣容之侧,林甫犯事,又刻杨国忠之形,而靡瘗林甫之石,及希烈、国忠败,又尽毁之。八载(749),立文宣王像,与四真人列侍左右。”李林甫、陈希烈二人,《新唐书》列入奸臣传,杨国忠在外戚中。文宣王孔子,四真人为庄子、列子、文子、庚子。洛阳太微宫,也有玄宗、肃宗,及文宣王与四真人之像,列于左右,与长安太清宫同。所不同者,没有李、陈、杨三人之像。中国建筑,都采用单数,而唐代太清宫,则完全采用双数,则为十二间,实在特别之致,惜建筑未能遗留下来。

    《旧唐书》记载唐玄宗与太清宫的事迹,不妨介绍于下。“二十九年(741)春正月丁丑,制两京各置玄元皇帝庙。”天宝二年(743)正月丙辰,“追尊玄元皇帝,为大圣祖玄元皇帝。”三月壬子,“亲祀玄元庙,以册尊号玄元皇帝父,周御史大夫敬曰:先天太上皇,母益寿氏,号先天太后,仍于谯郡本乡置庙。”改西京玄元庙为太清宫,东京为太微宫,天下诸郡为紫极宫。”九月辛酉,“谯郡紫极宫改为太清宫。”五载(746)九月壬子,“于太清宫刻石,为李林甫、陈希烈像,侍于圣容之侧。”八载(749)闰六月丙寅,“上亲谒太清宫,册圣祖玄元皇帝,尊圣祖为圣祖大道玄元皇帝。”十载(751)春正月壬辰“朝谒太清宫。”十三载(754)二月癸酉,“上亲朝献太清宫,上玄元皇帝尊号曰: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十四载(755)十月甲午,“颁《御注老子》,并《义疏》于天下。”玄元天皇大帝,这是玄宗时代最后一次封号。玄宗尊崇老子,在唐诸帝中,可以说独一无二。《新唐书》记载简略,不如《旧唐书》之详细,然而事实则相同。

    《册府元龟》云:“天宝五载(746)二月,“太清宫使门下侍郎陈希烈奏曰:谨按《高上本纪》,大圣祖玄元皇帝,以二月十五日降生,即是吉辰,即大斋之日,请同四月八日佛生日,准令休假一日,从之。”十四载(755)十月,《御注道德经·并义疏》分示十道,各令巡内传写,以付宫观。”后来道教正式以二月十五日作为正式纪念活动,乃由玄宗始。唐分为十道,等于今天的省。玄宗《道德经注·义疏》推行至各道缮写,普及老子学,在历代诸帝中仅有玄宗一人而已。

    太清宫,有吴道子绘制《玄元真容》大幅壁画,洛阳上清宫也有吴道子绘制壁画,两处都遭焚毁,今仅能见吴道子《老子像》(画像),还留传于人间。杜甫为长安撰有《朝献太清宫赋》长文,《杜工部集》中有此文。赵明诚《金石录》有“第一千八百四,《太清宫钟铭》,冯宿撰,柳公权正书,太和五年(831)十二月。”《类编长安志》云:“唐太清宫《道藏经目录碑》秦守正书,赵盈录额。本唐太清宫,今为贾老庵。”唐代设置宫使制度,以宰辅为之,是一种荣誉职位,首先由太清宫始,后又有洛阳太微宫,真源太清宫,其他宫观无此设置。其制沿袭于宋代,至金而消失。太清宫可能被焚毁于黄巢撤退之时,许多建筑被付之一炬,仅少数宫观劫余还在。可是太清宫庞大的建筑群,却因此永别人寰了。

    今不妨看看玄宗时代,关于老子诏敕列之,有《崇祀玄元皇帝制》、《命贡举加老子策制》、《追尊玄元皇帝父母并加谥远祖制》、《上圣祖及诸庙帝后尊号推恩制》、《宣示亳州瑞木诏》、《为玄元皇帝设像诏》、《答宰臣贺玄元皇帝玉像手诏》、《命两京诸路各置玄元皇帝庙诏》、《令写玄元皇帝真容分送诸道并推恩诏》、《分道德经为上下经诏》、《答中书门下贺玄元皇灵应手诏》、《答陈希烈奏道士肖从一见玄元皇帝手诏》、《定祀玄元皇帝仪注诏》、《尊道德南华经诏》、《颁示道德经济孝经疏诏》、《答中书门下贺写道德经五本手诏》、《以玄元皇帝真容应现宣付史馆敕》、《颁示笺注道德经敕》、《答张九龄请施行御注道德经批》、《答张九龄请御注内外传授批》、《圣祖大道玄元皇帝加号册文》、《策道德经及文列庄子问》、《道德经疏释题词》、《玄元皇帝像赞并序》、《庆唐观纪圣铭并序》。以上是《全唐文》中目录,至于其文,则不能引用,由其目而知玄宗尊崇老子之学。还有另外文献,不在此例。

    太初宫,名天宝观,又名灵宝观,又名尹喜宅,外有圣祖宫。原为老子宅。太初宫在灵宝县城南十二里王垛村,古函谷关地。老子宅在城北里余,又名圣祖宫。

    《元和郡县图志》云:“灵宝县望,东至州七十五里,本汉弘农县,自汉至后魏不改,隋开皇十六年(596),于今县置桃林县,属陕州。天宝元年(742),于县南古函谷关尹真人宅,掘得天宝灵符,遂改为灵宝县。”又云:“函谷故城,在县南十里,秦函谷城,汉弘农县也。《西征记》,函谷关城,路在谷中,深险如函,故以为名。其中劣道,东西十五里,绝岸壁立,崖上柏林荫谷中,殆不见日,关去长安四百里。日入则闭,鸡鸣则开,秦法也。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号曰天险,所谓秦得百二也。隗嚣将王元说嚣曰:请以一丸泥,东封函谷关,即此也。”内中《西征记》,晋人戴祚撰,函谷关古时交通要道,崤山在永宁县,潼津即潼关,函谷关北临黄河,近在咫尺。如今函谷已无险要可言,谷中柏林已无,谷道仅是高低不平黄土沟罢了,如今只能够为旅游者凭吊古圣先贤了。汉武帝时函谷关,在今新安县,故谓新函谷关,而灵宝后代称之曰:古函谷关。

    函谷关有二台对峙,《大明一统志》云:望气台,“在灵宝县治南,春秋时关令尹喜,一日预见紫气丈余飞入,关尹喜曰:必有异人过此,翌日果遇老子驾青牛至,后又筑台,因名。”又云:鸡鸣台,“与望气台对,齐田文客,作鸡鸣度关处,后人于此筑台。”田文即孟尝君。现鸡鸣台已恢复,太初宫也建新宫,是旅游风景胜地。先秦诸子中公孙龙,也经过此关。

    老子故宅,“在县北里余,高关连云,亭台隆耸,为桃林巨观。”又云:“关令尹喜识之,聃乃留,为著《道德经》而去。今城北有宫,称老子故宅云。”圣祖宫民国年间还存在,现消失民宅中了,实在可惜,也是灵宝古迹不可弥补的损失。据《灵宝县志》云:圣祖宫天宝元年(742)建。

    元有《重修太初宫碑》,刘怀英篆额,王道明撰文,高从谦书。碑云:“辛卯(1291)之秋,七月既望,仆承掌教玄逸真人之命,再游芜都。……取道灵宝,谒太初宫。……此地即尹真人之故宅也。后人既宅为观……自周历隋,年代绵邈,碑碣无征,未闻肇立之始,惟殿前二小石刻,一云:唐开元二十九年(741),玄元降丹凤楼,告云:锡汝符,在尹喜宅,求之得之水际,上有篆文曰:“千载天宝灵符。”玄宗因受开元、天宝之号,额为天宝观。一云:宋崇宁四年(1105),有甘露降真武殿后,乃敕修殿宇行廊,仍改观额为太初焉。……圣元戊戍(1298)披云宋真人□游阐化,历是地,悯其芜秽,慨然有甘棠之思,乃命其徒弟杨志玄等主持以事,营建三清琳宇,三宫四圣之殿。……洞明祁真人申命杨志玄为提点,以纲维之,知客程志希、张志明、姚怀英、方怀玘等规划之。……今亳州真源县故迹,是为太清宫。……凡此仙踪圣迹,历历具存,而碑传所纪,后汉边韶亳州《祠祭铭》、隋有莘道衡《祠庭颂》、唐有乐朋龟《青羊宫记》、宋有和蒙、张商英《太清宫碑》、金有李纯甫上清宫碑》,至国朝有王鹗《重修太清宫碑》,皆炳在金石,昭昭可考。……大德四年(1300)岁次庚子九月壬寅朔,十三日甲寅,灵宝县威仪太初宫提点杨道信……等立石……宣授玄门掌教大宗师□元履玄玄逸真人……云云。内中洞明祁真人,即祁志诚,掌教在至元三十年(1293)卒,玄逸真人张志仙,至元三十一(1294)到大德六年(1302),宋披云即宋德方,元《道藏》编辑者,芜都指开封。此碑依然在太初宫,正面文字清楚,背面功德主及宫观剥蚀严重。有万历二十八年(1600)《太初宫护经敕碑》,顺治十年(1653)《重修太初宫碑》,霍浚远任邑令时修,刘咸撰《瞻紫楼碑》,都是研究太初宫的重要金石文献。现在太初宫由文物部门主管,还收集许多函谷方面金石,屹立空旷之地。

    老子故宅,有《老子故宅十方圣祖之宫碑记》,高凝撰文、李揖篆额、王道亨书,碑云:“老子法崇太古。……世谓老子宅,殆必始于唐。……大元元贞(1295)改元之春,安西王北觐,还道灵宝,微服踵此,遗中统宝钞叁佰俩,俾充琳馆增修,盖是观老子之所寓止,畀付指授,玄教之所发迹,固道家胜地。”碑为大德六年(1302),本宫住持张元冲等人立石,明许赞《老子故宅碑铭》,地方志乘未载年月,但是碑文中有正德年号涉及,可能是嘉靖年间之碑。

    宋真宗《老子度关铭》云:“夫圣■之心,无适无莫,神化之迹,或暗或章,倘遗列之昭然,即生民之仰止。函谷者,老君西升之途也,若夫含真上德,阐教强名,居藏室以栖真,迈流沙而匿景,仲尼问礼,既吐于微言,文始受经,复占于真气,斯并存之前载,播厥方来,若乃万寿之年,至神之道,臻乎妙有,屺易殚云。践华之郊,疏河之境,仙驭所历,车辙如存,揭以关梁,见崤函之阻,纪斯县邑,彰灵宝之休,所谓人往而教存,世殊而地久。朕恭祠坤载,因举时巡,渊默之风,永怀于瞻望,清静之治,靡舍于宗师,将振清尘,俾刊翠琰。铭曰:教夫潜真,神龙比德,方事神游,爰符默识,圣言聿昭,生民为则,载望函关。永存轨迹,玄妙无疆,清辉罔极,斋辂云经,贞珉乃刻,大中祥符四年(1011),帝祀后土于汾阴,驾至函谷,制文敕石。”此石刻是真宗祀汾阴后土,又至华山云台观,返回汴京,路经灵宝函谷关时所撰之铭,唐玄宗以老君显现,宋真宗以天书,二帝所采方式有异,究其实质,仍以神道,来巩固政权,当然也不排除他们的信仰,寻根究底,时代使然,何必怪哉!

    历代题咏函谷关,作铭、赋、诗、词,汉李尤、晋江统、庚信、唐独孤及、阎伯■、太宗徐贤妃、唐玄宗、张九龄、韦应物、孟郊、韦庄等人到清末,人数众多,不能尽录。

    最后以《列仙传》有云:关令尹喜者,周大夫也,善内学,常服精华,隐德修行。时人莫知老子西游,喜先见其气,知有真人当过,物色而遮之,果得老子,老子亦知其奇,为著书受之。后与老子俱游,流沙化明(应作胡)服苣胜实,莫知其所终。尹喜亦自著书九篇,号曰,关令(应作尹)子。班固《前汉书·艺文志》著录。现在所存《关尹子》真伪难定,真人尹姓,名喜,字公文,甘肃天水人。

    上清宫,名玄元皇帝庙,又名太清宫,在洛阳之郊外之北邙山。邙山原名郏山,又名平山,金代更名太平山,亦名翠云山,翠云是邙山最高处,其山连亘四百余里,山连偃师、巩县、孟津三县界,是历代葬墓之地。如东汉诸帝之陵,历代名臣以及黎民百姓,多葬于邙山,是全国出土墓志最多的地方,可以说埋葬在全国之冠,其他各地无法比拟。

    上清宫是老子修炼之地,汉张道陵就亲到其地,在道教二十四治中,所谓北邙治,也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所以历代羽士,亲到其地,朝谒玄元皇帝庙。庙在“太平山东麓之上石山,即羊蹄山也,南有三井洞,上有上清宫古迹存焉。”上清宫是唐代重点之宫观,与洛阳城内太微宫,二者地位相等,宫内老子塑像皆以冕旒。

    乾隆间《重修洛阳县志》云:“上清宫,在县北八里,翠云山,即玄元皇帝庙,梁柱屋瓦,皆范铁为之。雍正十二年(1734)重修,下清宫在县北五里。”清代上清宫建筑甚是简陋,非昔日之宫,据说海外华侨投资兴建,已在动土之中。

    上清宫改为太清宫,是在唐末哀帝天佑二年(905)四月癸卯,“太清宫使柳璨奏:修上清宫华,请改为太清宫,从之”柳璨为太清宫使是在前一年,所指太清宫,是长安的太清宫,上清宫从没有过宫使。柳璨京兆华原人也,是柳公绰之族孙。宋代初年又为上清宫,以太清宫命名时较短。

    哀帝柷诏曰:“玄元皇帝肇基,圣绪敷佑神孙,璇派灵长,共乾坤而莫极,瑶图贞固,与日月而无穷,是以我朝追崇,奕叶昭祀,礼因尊祖。爰陈恭敬之文,事匪求真,且异虚无之旨,比者当如九庙,别置一宫。东迁以来,欲修奉而未暇,北观之内,遂荐京以从宜,每案栥盛,靡嵇故实,祝史正辞而追远。虽属犹龙,宰臣肃拜于当阳,如求罔象,徒陈王斝,莫对琼仪,璨练达旧章,振举重职,爰思改作,颇谓协宜,庶不僣而不忘,致来格而来享,又寻乐圃,如得濑乡古殿,密清乔木荫翳,可以仰视紫府,便号三清,捨短从长,斯为智土,寻源正始,实赖贤臣合议,允俞殊可嘉奖。”《全唐文》也收录此诏,少数个别字微异,无关大体。东都玄元皇帝庙,主要是城内太微宫,进行朝献之礼,而北郊之上清宫不是朝献典礼之地,哀帝重修此宫,才赐名为太清宫,而哀帝李■,后被朱全忠所害,唐政权由此而灭亡。

    天佑三年(906)六月辛卯,“太微宫使柳璨奏:前使裴枢充宫使日,权奏:请玄元观,改为太清观,又别奏:在京弘道观,为太清宫,至今未有置。伏以今年十月九日,陛下亲事郊礼,先谒圣祖庙,弘道观既未修葺,玄元观又在北山。若车驾出城,礼非便稳。今欲只留北邙山老君庙一所,其玄元观,请拆入都城于清化坊内建置。太微宫,则车驾行事,得礼从之。”由上之奏几处宫观,皆祀玄元圣祖皇帝,唐代洛阳道教宫观为数不少,稍次于长安,经唐末五代战乱,基本焚毁殆尽,仅存极少宫观。

    后唐庄宗李存勖,“在同光三年(923)五月,帝出师北门,请雨于圣祖元庙。”可见邙山上清宫地位,依然优胜其他宫观。

    上清宫,在金时为太一派所主管之宫观,王若虚撰《清虚太师侯、公墓碣》云:“师讳元仙,字子真,赵州人也。……闻淇上萧真人立太一教,因往参,为门弟子。……明昌初,以高德应诏,入住中都天长观。……宣宗南巡,被命入汴,提控上清宫,敕有司一依天长故事,逾年而退。未几太清宫请为宗主,三返益勤,不得已应之,时院门凌替,殆莫能支,加以岁赋数百斛,为病尤甚。师下车来浃旬,以状上闻,悉获蠲免,众赖其庇。”文中萧真人,太一教创始人萧抱珍。天长观即北京白云观,侯元仙主持上清宫,后又任卫真濑乡太清宫宗主。而元代鹿邑太清宫,为全真教所管的宫观。

    今选录诗圣杜甫《冬日洛城谒玄元皇帝庙》诗:“配极元都御,凭虚(一作高又作空)禁御长。守祧严具礼,掌节镇非常。碧瓦初寒外,金茎一气旁。山河扶绣户,日月近雕梁。仙李盘根大,猗兰奕叶光。叶家遗(一作随)旧史,道德付(一作冠)今王。画手看前辈,吴生远擅扬。森罗移地轴,妙绝动宫墙。五圣联(晋作连)龙衮,千官列(一作引)雁行,冕旒俱秀发,旌旗尽飞扬。翠柏深留景,红梨迥得霜。风稳吹玉柱,露井冻(英华作动)银床。身退卑周室,经佳拱汉皇。谷神如不死,养拙更何乡(一作方)。”吴道子在上清宫绘有壁画,当时玄元皇帝庙圣像前,有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圣容,据杂说记载,后来又加玄宗,有六帝像。有六帝像宫观,有浮山庆唐观,真源太清宫。长安太清宫,洛阳太微宫,仅有玄、肃二帝像。

    最后是上清宫,唐、宋、金、元金石已无存,最早为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重修古迹上清宫记》、崇祯五年(1632)《重修上清宫记》、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字迹不清楚。康熙三十一年(1692)半截残碑,康熙五十三年(1714)有《阎中丞买施上清宫香火地碑》、乾隆四十八年(1783)有《重修上清宫碑记》、嘉庆十一年(1806)有《万善同归碑》、民国二十四年(1935)有《重修洛阳上清宫老君庙碑记》,还有一九七九年的《上清宫捐布功德颂并序》。还有二碑卧地,不知何年,从碑形看,也是清代之碑。

    青羊宫,又名青羊观,又名青羊万寿宫,历史久远,道教史乘中,是四川最大宫观之一。北宋《元丰九域志》云:“青羊观,蜀王本纪,老子谓关令尹喜曰:后于青羊肆中寻吾,因置观。”南宋祝穆《方舆胜览》亦载此事。道教会青羊典故,神话成份太浓,但是古有此传说,也有他的时代性,作为民俗学和道教史,皆有研究价值,不能因为神话,则斥之门外。

    《大明一统志》云:“青羊宫府城南一十里,老子谓关尹喜曰:后于青羊肆相寻,即此,本蜀王重建。”又云:“老子姓李名耳,楚之苦县人,为周柱下史,得长生术,欲化西域,乃驾青牛之车,西度函关,以长生术授令尹喜,著《道德》五千言,曰千日之外,寻我于蜀中青羊之肆,到期果见于大官李氏之家,授喜玉册金文,赐以文始先生之号。”前蜀王是四川古时建国之蜀王,周失纲纪,蜀先称王,蜀侯蚕丛也,后蜀王朱椿,明太祖第十一子封蜀,故为蜀王,太祖诸子中,最为贤明,王礼贤下士,有名于时青羊宫经蜀王重修。《一统志》中,蜀王即朱椿。

    嘉庆《四川通志》,成都县,“青羊宫,在西南十里,老子谓关令尹喜曰:约千日后,寻于青羊肆,因此名青羊宫。明蜀府重修,贼毁。康熙七年(1668),巡抚张德地捐修。”此中“贼毁”,乃指张献忠。

    青羊宫所存最早之碑,最唐翰林学士承旨,中大夫守尚书兵部侍郎知制诰,上柱国赐紫金鱼袋乐朋龟撰《西川青羊宫碑铭》云:“原夫八十一天,比太上之半寿。……桑田变,而双槐不凋,江河枯,而九井不竭。苦县濑乡之里,灵迹长存,陈国涡泉之滨,神踪不泯。……周德凌夷,陆海沸腾,百川振动,山鸣谷吼,雨啸风号,历藏史以同尘,弃柱史而隐迹。东离魏阙,西度函关,乘青牛宛转之车,驾白凤逍遥之辇,徐甲执御,从仙帝以爰来,尹喜占风,知道君之必至。……重为千日之期,再结一时之会。……立军功龙角羊角之山,可追圣瑞。”云云。中和四年(884)九月。此碑在金石家皆有记载,碑文最长,独一无二。乐朋龟,字兆吉,滑台县人,第进士,中和元年(881),官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后以太子少保致仕。

    清张德地撰《重修青羊万寿宫碑记》云:“青羊宫,相传老子过函谷关,谓令尹喜曰:千日外过我于蜀青羊肆,即其地也。粤昔珠庭琳馆,于霄迥日之盛,邦人艳称焉,今遗碑已尽。……搜遗址,有殿曰:青羊、三清、五凤、万寿有台曰:紫金、八卦、降生说法。有堂曰:真武纯阳、三官以暨左右庑,山门、垣墉之属,故老犹得追识焉。……循其旧,以次而新之,始康熙丁未(1667)之秋,成于辛亥(1671)之季春。……厥事既讫工,以命道士陶来御居之,”云云。康熙十年(1671)岁次辛亥季春吉旦。以上是重修之后布局,用四年多的时间,才完成青羊万寿宫。而张德地其人带头捐俸,难能可贵之官员也。《府志》记载有:青羊万寿宫中,有七真楼正殿右侧,三丰楼钵堂后,上有张三丰塑像,通明阁九皇殿,上祀玉皇,讲经台老子遗址,降生台与讲经台对面,紫金台通明阁之后,以及铜青羊。清以前青羊宫,建筑用黄、紫、绿三色琉璃,俱毁于张献忠。明道纪司,设在青羊宫内。一墙之隔,则道教十方丛林二仙庵,清建,《道藏辑要》刊于此,建国后改为他用。

    不妨录诗以供欣赏,宋代何耕《青羊宫》诗:“一再官锦城,咫尺望琳宫。未始得得来,正堕役之中。今朝弄晴雨,策蹇随春风。颇受意象古,停骖少从容,缥缈百尺台,突起凌半空。凭栏俯修竹,决訾鸣孤鸿。信哉神仙宅,不受尘垢蒙。稽首五千言,众妙一以通,静观万物复,屺假九转功,区区立训诂,亦晒河上公,痴人慕羽化,心外求鸿蒙,要骑白鹤背,往访青羊踪。”从诗中反映当时建筑情况,诗人信奉五千言,而又嘲笑丹士,此诗《名胜志》云刻于青羊宫台前。

    清李元符《青羊宫》诗:“羊肆遗闻艳蜀封,西来关尹觅芳踪。全文玉册真传秘,瑶草琪花亘古浓。自是仙宅能望气,宁疑老子不犹龙。荒祠乔木长清寂,脉脉乐风送晚钟。”此时青羊宫已成荒祠,正如志乘所载,青羊宫是张献忠杀应试举人三千于此宫,砚堆如山,后来宫又被张献忠焚毁。本来有成都北门外玉局观,也是供奉老子的宫观,年代久远,可以与青羊宫相等。因时所限,只好割爱,留待今后再作补充。

    天圣宫,原名老君祠,一名庆唐观,又名天圣观,最后名天圣宫。浮山县,“天圣宫在县南三十五里,羊角山之麓,武德二年(619)建,是年二月,老子现于大树下,谓里民吉善行曰:‘吾大唐之远祖也’,言讫不见,奏闻:命都督杜昂于羊角山祭老子,复命有司,即其地建祠。开元十四年(726),诏改庆唐观,御书额及碑文赐之,改羊角为龙角山,浮山县为神山县。命高力士重修老君庙,三清、三皇等殿,内有六圣御容,后唐长兴中增修。宋景德二年(1005),有甘露降,白鹤之瑞,敕建前后山门、道院、行廊三百余楹。天圣五年(1027),诏改观为天圣宫。大中祥符七年(1014),遣宰相王旦奉玉册宝,赐紫微号曰: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庆唐观玄宗所撰碑,是开元十七年(729)九月,老子祠建武德三年,非二年。景德、大中祥符,是真宗赵恒之第二和第三纪年,故有《太上老君上德皇帝册文》碑。天圣仁宗赵祯第一纪年。吉善行作曲沃县人,也有说是绛州人。

    《元和郡县图志》云:神山县,“老君祠,在县东南二十里,武德三年(620),见神于羊角山下,语曲沃县人,吉善行曰:报大唐天子,得圣理一千年,其年敕,遣通事舍人柳宪立祠因改县为神山。”“二十里”可能唐时的县治,与后代有异。

    康熙间《平阳府志》,浮山县“龙角山县南三十五里,东西二峰对峙云表。旧名羊角山,唐武德间,神人见此,更今名,下有穴,名珍珠洞,深不可测,东峰巅有泉曰:华池,上建嘉润侯左伯桃,西峰巅上建孚佑将军羊角哀庙,四月八日,有司诣山致祀。”所以天圣宫老君殿,东西侧有嘉润侯、孚佑将军祠的殿堂。

    天圣宫最早之金石,是玄宗亲自撰文并书《大唐龙角山庆唐观纪圣铭》(篆额题《龙角山纪圣铭》),铭云:“神仙者,妙有物而为言。……我远祖玄元皇帝,道家所号太上老君者也。……老君乃洗然华皓,白骥朱髦,见此龙角之山,示我龙兴之兆,语绛州大通堡人吉善行曰:吾而唐帝之祖也,告吾于孙,长有天下。……善行以武德三年(620)二月,初奉神教,恐无明征,未之敢泄。……至四月,老君又见曰:石龟出,吾言实。于时太宗为秦王,讨宋金刚,总戎汾、绛,晋州长史贺若孝义以其状上启,遽使亲信杜昂,就山礼谒。……授善行朝散大夫,命舍人柳宪往祠焉。……五年(622)三月,晋州奏:老君言:我毫庙之中,枯柏更生,子孙当王。又云:我神兵助军伐刘黑闼,立夏当平,事如其言,”云云。铭碑立于开元十七年(729)九月三日。碑阴有皇族、大臣及地方官员,是穆宗长庆三年(821)三月十日题,碑近赑赑处,微有剥蚀,总的来说,完好无恙。老子祠之兴建之时,正是高祖扫灭群雄,天下并未能统一,借助于老君,吉善行高明之处,超过先辈张道陵、寇谦之,他们二人是以太上老君传经,而吉善行高明之处使李氏王朝认祖归宗,达到道教鼎盛,各地建宫立观,从道家道教角度来看,吉善行之功大矣哉!

    天圣宫历代之碑,首为《大唐龙角山庆唐观纪圣铭》、《太上老君道德经之幢》、《庆唐观金录斋颂并序》,碑阴有《庆唐观谒真庙题记》、《唐明皇诏下庆唐观》、《明皇再诏下太上老君观》、《庆唐观乐舞石幢》。宋有《庆唐观碑铭并序》、《真宗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册文》、《天圣观牒》、《神山县龙角山天圣观碑》、《天圣观祷应诗碑》、《天圣宫纪事碑》、《重修三清殿记》,金代《重修纪圣铭碑亭碑》、《祈雨祭文》。元有《蒙哥皇帝对旨碑》、《龙角山天对宫碑》。清有《重修天圣宫碑记》。民国有《天圣宫重修施主碑》。天圣宫下院朝元观,有金代《朝元观牒》。据县文化局老人邢作梅先生说,文革前天圣宫金石还有三十余块,现存少数的碑,现在收集之中,计划成一碑廊,特别明皇御书之碑以及史惟则的《庆唐观金录斋颂并序》,从书法角度来看,都是难得佳品。尤其是混元玄帝殿,是三层重檐歇山式八十一间,以及其他殿宇,是一庞大建筑群,毁于民国年间。

    老君洞,“在梁村,唐时与老子祠同建,用石构成,无寸木片瓦,颇极幽谷,有《老君八十一化图》石刻。”在金石中,有宋《混元上德皇帝赞》、《宋仁宗御赞》,明《重建混元石梁殿记》、《创建山门记》、《太上感篇碑》、《八卦石幢》,特别是《老君八十一化图》,石黑光如镜,用三十六块,连序计三十九组成一大幅连环画,时为嘉靖年间。还有朝圣壁画,原为612尊,现保存有500尊。

    《太上老君道德经之幢》,前有二序,特别是前一序,文献中则无,更加弥足珍贵,金石学家无有著录此经幢,故录之,“道德经序:朕自应天顺人,变家为国,居亿兆之上,登九五之尊,每虑德之不修,化之未洽。涉大川而浩荡,驭朽索以战竞,求衣未明,每□□此,观书之夜,常味玄言,将以发蒙,期在师古。以观往圣,□□此书,好尚虽同,饶觊或导,有忘帝王之道,近乎神仙之言。朕之为心,师不然矣!但修身治国,养民事天,宗无为无事之觊,守曰慈曰俭之宝,居实处厚,务静守柔,却走马以粪田园,烹小鲜而安宇宙。货靡贵于难得,器每或于不祯,罢田□□,而网罟弗施,鄙文彩而弋绨,是御法而张弓,而示损益,窥牖以亏盈。略绝滋章,□除忌讳,以万物利为利,以百姓心为心。去彼□言,常将铭座,慎终如始,近惑敢怠。书神体善下之,王居域中之大,此为联志,是重斯文,尝因讨论,多有舛误,乃命须祯,爰加校雠,备阙精研,遂令雕刻,免劳缮写,用文□寻异,三教之兴隆。俾□碑之清静,凡在遐迩,知朕意焉。”因幢碑年久风雨日晒剥蚀太甚,字迹已分辨不清,故当时抄文,互相对校,故又寄给《三晋文化剪影》,校文刊于《龙角仙都》一书中,校对是否正确,关心此方面同道门指正,最近庄荣艾先生发表此方面论文。幢上第二序《道藏》、《全唐文》、《道家金石略》、《道德经》石碑等皆有之,不再此罗嗦。

    元赵承禧《天圣宫记事诗并序》“至正改元之明年,龙集壬午(1342)夏六月庚子朔,余诣神山之天圣宫,祗谒混元殿下,既而历览诸景因成二诗,此纪胜概云,段生文秀从。“西来紫气夜通天,尹喜函关识大仙,白马青童凡五现,名山福地已千年。四围枯柏飞晴雨,百尺楼台锁瑞烟。欲向宗门访真诀,就中妙理更玄玄。”另一首则不录,天圣宫虽然一片废墟,现浮山领导重视,争取早日恢复,使天圣宫重现于故址,为期不会太远。

    以上宫观来源,有的真实历史,也有含神话成份太浓,但是流传后世年久,弄成假已成真。从历史角度看,也反映那个时代的信仰,何必深责。本来还有洛阳太微宫,四川玉局观两处,因资料不齐备,又因时间仓促,只好留于他日再作弥补。老子故乡,可以说乃道教根据地。无论道家、道教来说应该起主导地位,当高瞻远瞩,不能局限于一隅。使老子学说,发扬光大,本文目的在此,所论宫观情况,正确与否?希望学者专家及道友,不吝赐教,指正为盼!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