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故里今安在?

    时间:2022-05-09 浏览:68

    王 珏
    一、老子故里在鹿邑
           关于伟大的哲学家—老子故里的记载,最早见于司马迁《史记老子列传》,其中写得明明白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楚就是古代楚国,苦县就是现在的鹿邑县,厉乡(或作“濑乡、赖乡”)就是紧邻鹿邑城关镇东的太清宫乡,而曲仁里就是乡政府所在地的太清宫镇。这本来是一件两千多年前就已经铁板钉钉的事实,历代均史不绝书。记载古苦县即今鹿邑的著名公私著述就有如下数家。《史记索隐》:“苦县本属陈国,春秋时楚灭陈,而苦又属楚,故云楚苦县。至高帝十一年,立淮阳国,陈县、苦县皆属焉。今检《地理志》,苦实属淮阳郡。”《史记正义》:“《年表》云淮阳国,景帝三年废。至天汉修史之时,楚节王纯都彭城,相近。疑苦此时属楚国,故太史公书之。”《通典·州郡》:“真源,古之苦县,老子生于此。”《括地志》:“苦县在亳州谷阳县界。有老子宅及庙,庙中有九井尚存,在今亳州真源县也。”《历代地理沿革表》卷25:“苦,汉属淮阳国,后汉属陈国。三国仍称苦县。晋成康三年更名为谷阳。唐乾封元年更名真源。建元元年改曰仙源,神龙元年复名真源。宋大中祥符七年夏,更名卫真,全同。元初省卫真,入鹿邑,后迁鹿邑治,此属亳州。”《元和郡县图志》卷七:“真源县,本楚苦县,春秋时属陈,后为楚所并。汉属淮阳国。后汉苦县属陈国。晋属梁郡,成帝更名谷阳,高齐省入武平县。隋开皇六年,后置谷阳县,理苦城,属亳州。”《历代疆域表·汉·淮阳国》:“苦县,今鹿邑县东10里楚之苦县。”以上典籍均记载老子为苦县人,而且记载了苦县名字及所属的历史沿革,清晰可辨,一目了然:东周及以前陈国鸣鹿-→春秋楚国苦县(治所在鸣鹿,即今鹿邑辛集乡)-→西汉淮阳国苦县-→东汉陈国苦县-→三国苦县-→晋更名谷阳县-→北齐撤谷阳入武平县-→隋谷阳县-→唐更名真源县、仙源县、真源县-→宋更名卫真县-→元撤卫真县入鹿邑县(移今治),明、清沿袭,而且曾多次归亳州。
          记载古厉乡(或濑乡、赖乡)的著名典籍也有数家。《后汉书·郡国志·陈国》:“苦,春秋时曰相。有赖乡。”并引伏滔《北征记》说“有老子庙”,引《古史考》说“有曲仁里,老子里也。”《晋太康地记》:“苦县城东有濑乡祠,老子所生地也。”《朱韬玉札》与《神仙传》:“老子,楚国苦县濑乡曲仁里人。”《元和郡县图志》卷七:“(唐)乾封元年,高帝幸濑乡,以玄元皇帝于此,遂改为真源县”。《舆地志》:“老子祠,即老子所生旧宅。”《历代地理沿革表》卷25:“苦,春秋时曰相,有濑乡,老子所居也。”《历代疆域表·汉·淮阳国》:“老子苦县厉乡人,春秋时属陈;楚灭陈后,苦又属楚。”以上均更详细地记载老子为苦县厉乡或濑乡、赖乡人。考之音韵,“濑、赖、厉”为一韵之转(《史记正义》:“厉音赖”),文献所谓“厉乡、濑乡、赖乡”者,实为一地之异名。关于它,学界有一桩公案。其地名可追溯到商代,那时在今鹿邑县东部,有一小方国,即赖国。周灭商后划归陈。有人认为西周时厉国已经不存在了。《春秋僖公15年》“楚人伐徐”(“徐”在今安徽泗县西北约50里处);“秋七月,齐师、曹师伐厉。”《左传》:“秋,伐厉,以救徐也。”于此,惠栋《左传补注》以为即桓13年《传》之赖,在今湖北省随县之厉山店,此晋、宋以来之传说。王夫之《稗疏》则以为此又一厉,即今河南省鹿邑县东老子所生之苦县厉乡。以地理考之,齐移救徐之师以伐厉,王夫之的说法当然最为合理。另外,出土铜器《鲁大司徒匜铭》“鲁大嗣(司)徒子仲白乍(作)其庶女厲孟姬賸也(匜)”,郭沫若认为“厲”即“厉”之繁文,指鲁大司徒的长女孟姬所嫁之国名。这符合春秋惯例:女性婚前称谓结构为“排行+父姓”(“孟”与“伯”为“老大”的意思,“姬”为鲁国公族之姓),婚后应冠以丈夫的国名等,所以称“厉孟姬”。根据《水经注》“涡水又东迳苦县西南,分为二水,枝流东北注,于赖城入谷,谓死谷也”、“涡水又东北屈,至赖乡西,谷水注之”和“涡水又东迳赖乡城南”的记载,赖的城池到北魏时代可能还存在,至少还有明显遗址,否则郦道元不会空穴来风。所以,当时“厉”或“赖”(濑)决非仅此一个,而其一就在今鹿邑县,而且就是古代厉国都城所在,也就是老子故里。所以《太康地记》云“苦县城东有濑乡祠,老子所生地”,《舆地志》云“老子祠,即老子所生旧宅”,《历代地理沿革表》云“苦,有濑乡老子所居也”,《史记集解》引《括地志》云“苦县在亳州谷阳县界,有老子宅及庙”,《元和郡县图志》云“乾封元年,高帝幸濑乡,以玄元皇帝于此,遂改为真源县”,唐僧道宣《广弘明集序》说“李叟生于厉乡”,《太平寰宇记》引崔元山《濑乡记》云“濑乡在(苦)县”,《历代疆域表·汉·淮阳国》云“老子苦县厉乡人。春秋时属陈;楚灭陈后,苦又属楚”。上述文献完全可信,而且于今有征:“赖乡”就是今鹿邑县城东太清宫乡一带地方,过去考古发现的“鲁大司徒匜”的铭文证明了这一点,最新考古发掘也是有力证据(详下)。
          至于“曲仁里”一名所指,只有鹿邑县城东门内的老君台正门牌坊上的联语可以为证,联语为“自古永传曲仁里,天高近接太清宫”。准此,曲仁里作为“赖乡”的下级行政单位,就应该是今太清宫镇,即太清乡宫乡政府所在地。太清宫镇在鹿邑县城东5公里处(与《濑乡记》《历代疆域表》均符合若契),旧有别名曰“犹龙镇”(解放前仍然如此称呼),取义于《史记·老子列传》孔子“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一语。更奇者,镇内西北角有一方圆数十丈的高地,当地父老相传谓之“影阳山”(这或许就是王莽新朝更名为“赖陵”的根据吧)。关于这片高地,当地民间至今流传着一段与老子有关的神话传说。或许最有说服力的是此高地本身为一条小河的发源地,这条丝毫不起眼儿的小河,当地父老至今仍名之为“赖(濑)乡沟”,贯穿太清宫乡全境,东南汇入白沟河。此水名恰好与历代文献相合,其本字应该写作“濑”。至于“曲仁里”的含义,边韶《老子铭》认为老子生于曲涡之间,“曲涡间即曲仁里也”。
           另外,《括地志》、《太康地记》、《太平寰宇记》、《濑乡记》、《舆地志》、《元和郡县图志》、《历代地理沿革表》等记载苦县境内历代有供奉老子的建筑乃至旧宅。今鹿邑县境内至今还有三处供奉老子的寺庙殿宇。
           一处是县城东门内北侧的升仙台,民间名之曰老君台。唐玄宗天宝2年所建。台高13米,是一座以古代大砖构筑,由14个平面围成的高坛形古建筑,状若圆柱且有棱角,顶部面积765平方米,底面积略大。传说老子修道成仙,于此处飞升,故名“升仙台”。山门下青石台阶共32层,加上正殿前一层,恰为33层,正符合老子升33层青天之说。进入老君台山门,是正殿,面阔3间,进深间,硬山式清代建筑,殿内西偏殿各一间。台上13棵桧柏青翠葱郁,常年凉风习习,百鸟飞鸣。台下波光烟霭,湖水萦洄,景色宜人。映山门向南约里许的中轴线上,依次有望仙桥、明道宫、文昌宫、八角亭、游龙堤坊、万教之祖牌坊等。牌坊附近有“老子故里”、“孔子问礼处”两块碑碣。牌坊上联为“地古永传曲仁里”,下联是“天高近接太清宫”,横幅为“万教之祖”。升仙台因老子道德高崇,古往今来慕名来访者络绎不绝,唐高祖李渊、高宋李治、玄宋李隆基、宋真宋赵桓,以及大文学家苏东坡、欧阳修等都曾来此或祭祀朝祖,或观瞻游览,留下了千古不朽的诗篇华章。现仅存一座高达数丈的台观,上有一座正殿两间配殿,正殿内供奉有老子铜像。鼎盛时期,台观前有房宇数以百计,设有“鸣鹿书院”,现在为“老君台中学”所在地。
           二是太清宫镇东门内北侧的太清宫,当地称作“前宫”;三是镇北与前宫呈垂直方向的“洞霄宫”,当地称作“后宫”。历代所建宫殿庙宇多集中在此地。自西汉开始,老子的地位不断提高,历代帝王奉祀不绝,有增无减,至唐达到顶峰。东汉时,老子被道教奉为教祖。汉桓帝延熹年间遣中常侍左悺赴该地祀老子。隋文帝开皇年间,命亳州刺史杨元胄,考其故迹,营建宫宇。唐太宗贞观元年修老子宫,给人户五十供洒扫;乾封中,高宗亲诣道宫,追加老子“玄元皇帝”尊号,并修建“紫微宫”;开元3年玄宗亲书《道德经》刻石立于宫内,天宝二年,又改“紫微宫”曰“太清宫”,后有“洞霄宫”,两宫相距一里,中有一条小河,河上有会仙桥,将前后两宫联为一体,占地872亩,各种建筑600余间,殿阁棋布,雄伟壮观,极盛一时。前宫以太极殿为中心,东有老子牧牛场遗址,西有隐阳山遗址,中有九步井,至今仍存。大殿内供有老子塑像,殿侧立有高约1.5米,直径约25公分的铁柱一根,人称“赶山鞭”,实为老子任东周“柱下史”的象征。太和7年,因水灾文宗敕宣武军节度使李程兼太清宫使加以修葺。当时“唐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明皇六圣御容,列侍于老君左右。两宫二观,古桧千余树,屋宇七百余间,有兵士五百人镇卫宫所。”(杜光庭《道教灵验记》)宋建隆元年,皇帝遣使诣宫致祭;太宗、真宗年间均遣使修葺。祥符5年上老子尊号曰“太上混元上德皇帝”,改宫名为“明道宫”。唐玄宗时以二月十五日为老子诞辰,宋徽宗重和元年四月,又诏以混元皇帝二月十五日生辰为贞元节(一作“真元节”)。此日至今为道教重大节日。金大定24年,建三清、玉帝二大殿,灵宝、五师、九曜、十二元辰、四圣、三官诸小殿宇;26年又建前、中、后三门;以后又建洞霄、先天、太后三大殿,以及虚无、太极、七元、五岳殿等。后因兵乱兼涡水改道,所有宫殿荡然无存。元朝经10余年重修,再具旧日规模,元末再毁于兵火。明、清虽多次重修,已难再现旧观。1997年河南省文物考古工作队在太清宫镇出土了很多周、唐、宋、元时期的文物、碑刻,发现了宋代殿堂遗址,整个建筑面积24,000平方米,其中一座面积达3,000平方米,是故宫太和殿的两倍。20世纪80年代,河南人民政府拨款修复,建成太极殿、三圣母殿、娃娃殿、围墙、山门等,并重雕玉石老君像,置于太极殿中。
    二、新说将老子故里搬到涡阳
           司马迁之后亦即去古更远的史学家们却往往出于疑经蔑古、急于立言立说的原因,提出了种种新说:陈国相人说,楚国相人说,宋国沛人说,本已众说纷纭,令人莫衷一是了;但今人似乎也不甘落后,又提出相县、苦县一地说、安徽涡阳人说,意在以此否定传统的鹿邑太清说。其余诸说姑且置之不论,这最后一说因其惊世骇俗而颇能迷惑世人,令老子故里的父老乡亲一片惊呼:“李老君搬家到涡阳去了!”因此本文就专为驳斥这一新说而作,以正视听于九泉之下的老子及其故里乡亲。
          涡阳说的所谓根据是,春秋时,老子是宋国相人,相在今涡阳,所以老子故里在今涡阳县;今鹿邑县春秋时属陈国,所以老子故里不在鹿邑县;春秋时,宋、陈以涡河为界,河北属宋,河南属陈,春秋时“相”在涡河北,今鹿邑在涡河南,所以老子故里在涡阳县,而不在鹿邑县;今涡阳县故城父遗址是春秋的“相”地,所以老子故里在涡阳县;今涡阳有天静宫,所以老子故里在涡阳县;相是殷城,宋是殷地,陈是舜的后裔,所以老子故里只能在宋,不能在陈;《庄子》载老子、杨子居南之沛见老子,沛是宋地,所以老子是宋人;宋有老氏,老子姓老,所以老子是宋人,云云。
    三、古“相县故城”考释
          涡阳说认为,“把老子写为宋国相县人或楚相县人、苦县人都讲得通。关键是相县今在何处?苦县今在何地?”因为“河南省鹿邑县,自古则无曾属相县之说。”所以我们也认为,欲要辨明老子故里究在何处,只须澄清一个根本问题:古代的相或相县究在何处。这个问题一旦明确,发难便不攻自破,问题就迎刃而解。
           其实,有关相或相县的记载典籍中并不罕见,而且意见不一。最早见于边韶《老子铭》:“老子,楚相县人。”崔元山《濑乡记》:“濑乡在县东南12里,于苦县界相县故城西5里,各水分流入灵溪也。东入涡水,相县在濑乡东是也。灵溪之元北。”官书则有《后汉书·郡国志·陈国》:“苦,春秋时曰相。有赖乡”,并引伏滔《北征记》说“有老子庙”,引《古史考》说“有曲仁里,老子里也。”《历代地理沿革表》卷25:“苦,春秋时曰相。”《钦定四库全书·江南通志卷35》:“相县故城在宿州西北相山下,春秋时宋邑。”《水经注·阴沟》:“涡水又东南屈,迳苦县故城南。王莽曰赖陵矣。涡水又东北屈至赖乡西,谷水注之。涡水又北迳老子庙东。涡水之侧,又有李母庙,庙在老子庙北。涡水屈东,迳相县故城南,在赖乡之东,涡水处其阳,疑即此城也。涡水又东,迳谯县故城北,魏立谯郡。涡水又东迳朱龟墓,涡水又东南,经城父县故城北。涡水又东南……”
    仅仅根据上述引文,无论如何也找不出老子故里为涡阳的证据。但既然好事者以为言之凿凿,那么我们就来考证一番。首先对边韶所引以为据的《水经注》这段话中古代地名的地理位置,一一详加考明。
    1.有关地址的东西分布
          根据上述记载并结合《历代疆域表·汉·淮阳国》“苦县,今鹿邑县东10里楚之苦县”和崔元山《濑乡记》:“濑乡在县东南12里,于苦县界相县故城西5里,各水分流入灵溪也。东入涡水,相县在濑乡东是也”将文中所记地址从西向东依次排列如下图:
    西 0 5km 7.5 25Km 东
    鸣鹿、今鹿邑县城、赖乡、老子庙、相县故城、谯县故城、城父县故城、涡阳
    图中数字为今天的大约距离。姑且不论在涡水南北岸,在这条东西长度仅仅百里的纬线上,可以确定北魏“相县故城”西不过老子庙,东不过谯县,只要相县故城没有翅膀,否则无论如何它都不会“飞”到70公里外的安徽省涡阳县境内的天静宫或110公里外的相山脚下。
    2.有关地址在涡水南北岸的分布
          据载文中所记地址当时均紧邻涡河两岸,或南或北。其中,苦县、赖乡、老子庙、李母庙、相县故城位于涡河北岸;谯县故城、城父县故城均在南岸。元代涡水河床苦县至相县故城一段北移,所以今鹿邑、太清宫镇均处于涡河南岸;今亳州、古城父遗址,仍在涡河南岸。但决不能说春秋时苦县、相县故城在涡河北岸,今鹿邑、太清宫镇在涡水南岸,所以老子故里不在鹿邑,而在涡阳。因为涡水改道并没有移走各自的东西位置,只是改变了相对于涡水的位置而已。
           所以不论东西分布,还是南北分布,春秋时相西边的厉乡、苦县、鸣鹿,东边的谯、城父,都不可能改变东西分布的方位,即相县故城就在濑乡与谯之间。现在寻找二者之间的相县故城倒成了至关重要的任务了。
    3.相县故城在今太清宫镇附近的涡河北岸
           与《水经注》记载的相县故城地理位置相符的文献,还有有《太平寰宇记》所引崔元山《濑乡记》。既然是记,应当是亲自游历后所记,可信度甚至准确度都毋庸置疑。崔氏游记说:“濑乡在县东南12里,于苦县界相县故城西5里,各水分流入灵溪也。东入涡水,相县在濑乡东是也。”这就告诉我们,当时“苦县界”果真有“濑乡”和“相县故城”,其确切位置是:濑乡就在“县(城)东南12里”,在“相县故城西5里”;而相县故城在濑乡东5里,距当时苦县治所也仅仅17里之遥。姑且不说“濑乡东”是指东北或东南抑或正东,只从距离就可以断定,这个“相县故城”绝非110公里外的相山脚下的相县,更绝非清《钦定四库全书·江南通志》和《历代疆域表·汉·淮阳国》所说“今宿州西南90里,盖相土旧都也。秦置县,汉为沛郡”(人或以为即今淮北市西北相山),而只能是在苦县也就是鹿邑附近,更具体地说是在濑乡也就是太清宫镇附近。至于当地有无姓相之人,则无关紧要(南方客家和海外华侨,大都不能以姓氏来判断其居住地)。
    那么这个相县故城的确切位置在哪儿呢?考虑到因元代涡水改道造成苦县治所由涡水北岸变为涡水南岸的历史事实,仔细观察太清宫镇附近地势地形,我们把目光集中到矗立于安徽省一侧的涡河北岸一处高地上。这块高地因处于涡水北岸之上,可能当年改道时河水恰好从中间或一侧冲过,而且历代受河水雨水冲刷严重,至今只剩下大约方圆一里大小。此高地位于太清宫镇东北方向,与《濑乡记》所说相县故城在“濑乡东”的方位相合;与此高地隔河相望的晏庄村距太清宫镇大约3里远,涡河宽一里有余,距离远近与《濑乡记》和《历代疆域表》所记相吻合。其次也是更重要的是,当地民间至今仍称该高地为“谷阳城”。这个自古相传的名字令人联想到上引晋成帝成康三年更名谷阳县,直至唐乾封元年才更名真源的事实,以及边韶《老子铭》“相县荒虚,今属苦”的历史记载。这均可证明当地民间所传“谷阳城”之名完全有根有据,决非空穴来风。至此,这个扑朔迷离的“相县故城”终于有了合理的解释。所以我们也有理由推测,可能正是由于涡水改道造成的地理变迁,才使得相县故城地理位置迷失了两千年,也使得古今学人因不知有此高地遗址及其当地民间故老相传的地名,而错将相县故城连同老子故里一起错搬到了涡阳。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相县故城与《历代疆域表》所说“苦县,今鹿邑县东10里楚之苦县”和《后汉书》所记“苦,春秋时曰相,有赖乡”以及《历代地理沿革表》卷25所记“苦,春秋时曰相,有濑乡,老子所居也”均相合不悖。换言之,这个相县故城就是涡水改道之前的苦县旧治所在,直到元代都不曾改变,元代后才迁到今址—鹿邑县城关镇。之所以多部典籍都记载着“苦,春秋时曰相”,那么就证明,该遗址在春秋时代的名字叫相,后改名为苦,春秋时设立苦县,一地而二名。走笔至此,我们不由得不佩服高亨先生的慧眼独具,他说:“然则谓老子为相县人,探古以为言也。谓老子为苦县人,据今以为言也。二说虽异,两地则一”。看似折衷其间,其实一语道破玄关。高哉!
    另外,鹿邑县民间流传着许多有关老子的生动而神奇的传说,如“老子出世”,“老子吓退长毛军”,“老子显灵抗日”等等,体现出人们对老子作为家乡守护神的信仰盛行不衰,老君庙前一直香火鼎盛。
    四.老子的称号、庙名
          上引文献说明只有李耳在历史上被称为“老君”、“太上老君”、“太清”、“太上玄元皇帝”等称号,其家祠、寺庙、观庵的名字也都冠以这些字眼儿。有人以安徽涡阳“天静宫”为供奉老子的庙宇并以此推断涡阳是老子故里,其不成立的原因至少有三:首先庙名与老子历代称号不符;二是建立时间不早于明代,与老子的历史的地位不符;全国道教寺观甚多,若以此为例,岂不都可认作老子故里了?
    五.结论和余论
          综上所述,古相就是春秋以后的苦县,也就是今鹿邑县;古濑(濑、厉)乡就是今太清宫乡,古曲仁里就是今太清宫镇。古人以苦县境内相县为老子故里是对的,今人以涡阳为老子故里缺乏根据,与古今事实不合。
           作为老子故里人,我家距老子出生地仅仅2公里。在母亲怀抱里就已经在听老人们娓娓动听地讲述关于老子的神奇故事了。更为幸者,我的小学在太清宫镇太清完小度过;我的中学在老君台鹿邑一中度过,宿舍就在老君台下,“文革”中不知天高地厚地竟然在老君台配殿里住了一年;最初14年工作又回到了太清宫镇,其中三年就在设在前宫的乡政府工作。那些年,课后工余,每每与同学少年、工作伙伴结伴游览前后宫,瞻仰老子的塑像,阅读石碑上斑驳陆离的文字,感受着老子博大精深的思想。现在我虽远离平原的宁静,来到了都市的喧嚣,但心灵却一刻也不曾离开那片老子目光照耀下的土地,梦中总是闪动着老子的智慧形象和老君台那巍然矗立的雄姿。所以,当看到有人自以为是地以为老子故里应该某某地方时,我便以一个学者的思维和一个孩子般的童心写出了这篇考证,以就教于方家。

                             主要参考文献
                         刘庞生 老子故里生地新考辨 西北大学学报
                         杨伯俊 《春秋左传注释》
                         清乾隆《鹿邑县志》卷十一,木刻线装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