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养生

    时间:2021-12-31 浏览:472

    老子养生
    老子对于养生长寿之道的研究,是从对婴儿的实验性观察开始的,从而探究出长寿要妙之根蒂。
        老子在观察中发现:“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作,精之至也。”注曰:牝牡者,雌雄也。意思是说,小儿虽然骨胳脆弱,筋肉柔嫩,可是小拳头握得很紧;他还不知道什么是男女交合的事,而他的小生殖器却常常勃起。这是由于他精气充沛的缘故。
       这是深究天地万物的本源之论。人的生命是由于男女交合的性活动产生的,而性活动的产生则是本源于人体之精。精,是人体生命的本源。精足,则生命就强健;精衰,则生命就虚弱。正如老子在继续观察中所论述的:“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巳。”(《老子》五十五章)意思是说,婴儿终日号哭而声不嘶哑,这是由于他心里平和无欲而全精的缘故。……贪图生活享受就是灾殃,欲望支配精就是逞强。东西壮大了就会走向衰老,这不合乎“道”,不合乎“道”必然很快死亡。
        老子所说的道,多指产生万物的总根源,有时又称“玄牝”。对人的生命来说,这里的道,实际就是指精,精过分耗损,就会衰老,如果精枯竭,人就会很快死亡。因而老子精辟而深刻地指出了养生的根蒂在于保精。而如何保精呢?在于平和无欲。而怎样才算平和无欲呢?那就是要如同婴儿一样。因此老子书中多次提出以婴儿为喻、为标准的话。如五十五章开首曰:“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意即含有元精深厚的程度,应该比同平和无欲的婴儿。第十章曰:“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意即精神与形体合一,能不相离吗?专守精气,致力柔和,能象无欲的婴儿吗?又十二章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意即我唯独淡泊恬静,无动于衷,如同婴儿终日哭号而声不嘶哑。这就是老子保精得道养生的实践体会。
        婴儿因其全精无欲,所以他有极强的生命力。但人不可能永远处于婴儿阶段,总要长大,最后也终究会衰老死亡。老子的实验性观察启示人们:人若能注意保精,永远能保持旺盛的精气,那就会健康长寿。然而如何保精呢?那就是老子提出的,为后世医家和养生家尊为宗经的恬淡虚无、少思寡欲的养生思想。《老子》一书中大量地论述了这一重要思想。如:
        十九章曰:“见素抱朴,少思寡欲。”意即要外表单纯,内心质朴,少私心,寡欲念。
        十二章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爽,损伤)”,驰聘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行妨(谓伤品行,辱身体。妨,伤也)。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此句意即圣人专意于守五性,去六情,节志气,养神明,目不妄视而取腹之)。
        四十六章曰:“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意即灾祸没有比不知足更大的了,罪过没有比贪得无厌更大的了。所以懂得满足这样的满足,就永远满足了。——这是后世知足常乐养生思想的来源。
        六十七章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仁慈,爱百姓若赤子),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谓谦退,不争功抢先)。慈,故能勇(勇于忠孝);俭,故能广(节俭,所以能日用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谓得道做尊长)。今舍慈且勇(舍去仁慈而求勇武),舍俭且广(舍节俭但求奢泰),舍后且先(舍其后己,但为人先),死矣(结果只有死亡)。”这是由少私寡欲,论述到仁慈、节俭、谦己的品德修养,提出了为后世养生家所首先强调的养生必先养德的这一重要思想。
    在当时的社会里,老子深知要做到少私寡欲,达到恬淡虚无的境界是很不容易的,所以他特别强调要加强社会教化。他在第三章里说:“不尚贤(谓不推崇官位、爵禄),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不使看见足以引起欲望的东西),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谓除嗜欲,去烦乱),实其腹(谓怀道抱一,谨守五脏之神),弱其志(谓柔和谦让,不争权势),强其骨(谓受精重施,使髓满骨坚),常使民无知无欲(谓使民返朴守淳)。”六十四章又曰:“是以圣人欲不欲(圣人追求的就是没有欲望),不贵难得之货(即不贪财);学不学(圣人的学问就是不学谋私),复众人之所过(以补救众人经常犯的过错。复,补救),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意即用上述原则去辅助万物的自然发展,而不要去勉强行事)。”
        以上就是老子关于如何保精的论述,提出了少私寡欲,知足常乐,反对贪婪,注重仁慈、节俭、谦己的品德修养等重要养生理论,以达到恬淡虚无的境界,而使精旺身强。
        除保精、顺“道”之外,老子对气功养生也作了大量的论述,尤为后世丹道养生家所重视,归纳其功法理论,约有以下几种:
    一、胎息动论
    (一)“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六章)
    (二)“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窍。”(一章)
    (三)“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十六章)
    (四)“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十章)
        以上四节是老子论胎息的,包括部位、方法、功效等内容,略述如下:
    (1)部位:脐部。未生以前叫“玄牝”,既生以后曰命曰窍。“谷神”指胎息的动力。脐带断后,胎息中止,为“谷神死”。玄牝为胎息出入的门户,称为天地之根。
    (2)方法:“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窍。”所谓“观”,即用意念内视。“妙”,即空静之境。“窍”指脐部是空的。观妙观窍要任其自然。“无欲观妙”,是用“文火”;“有欲观窍”,是指“武火”。其主要目的在于达到又空又静。
    (3)功效,约分三种:
    ①出现胎息:“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尽)。”是说胎息之气在脐部入来,要若存若亡,听其自然。“专所致柔,能婴儿乎?”是说专心炼气能使脐部柔通,会有婴儿的胎息出现。
    ②性命合一:“归根曰静”,“根”指脐部,胎息归根必然胎息静止,恢复其先天之命。先天之命是空明的,故曰:“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常”就是道,性命合一之道。工夫到此,知无性命之分,遂修炼成空明之体了。
    ③炼神还虚:出现胎息,是炼精化气;而性命合一,是炼气化神,已由有为过渡到无为,寂寂照照,常定常觉,一切归乎自然,可使神气凝结而成圣胎。工夫至此,尚须竿头进步,即要炼神还虚,空化精、明之体象,以至于无所空人,做到“无为而无不为”,即无遮无碍,万象通明,与天地合一,与宇宙同体的理想境界,至此可大迟衰老,大获长寿。不过这种境界只是古代道教养生家的一种理想和愿望罢了。
        二、橐籥气功法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金方数穷,不如守中。”(五章)。
        橐籥气功法,即道家所去呼吸吐纳法,其源本于此。“天地之间”,指人的头足之间,即腹部。
        橐籥是风箱,故此指腹式呼吸法。吴澄曰:“橐象太虚,籥象元气。”人体中充满元气,则身康体泰。“虚”字,字义为空虚,此指丹田,它是直肠前和膀胱后的一个夹室,它有气则开,无气则合,是任、督、冲三脉交会之处,是真气汇集的地方。“守中”,即意守丹田。丁福保云:“守中即观其窍之法也。”此功法要求:闭口端坐,万念息捐;两目微开,稍见微明;后观其明于玄关(丹田)一窍,此即所谓观其窍也。然后行腹式呼吸(顺式或逆式),每次呼吸时间要长,呼吸间有停闭。常修此功,渐将真气自动地推向经络中去,达到气贯全身的目的。
        三、静柔功论
    (一)“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真复)。”(十六章)意为尽量使心灵虚寂,要切实坚守清静。万物都在生长发展,我从而观察到真气的循环往复。
    (二)“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二十六章)意为重是轻的基础,静是动的主宰。……轻举必然损失基础,妄动必然丧失主宰。
    (三)“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四十五章)意为运动能战胜寒冷,安静能克服暑热。无为清静可以做天下的主宰。
    (四)“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四十三章)意为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在最坚硬的东西中穿来穿去。这个看不见的力量,能透过没有空隙的东西。
    (五)“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五十二章)意为能观察细微,才是“明”,能保持柔弱,才是强。发挥涵蓄着的光(内视之神光),回到认识细微的“明”,不给自己带来灾害,这就是熟悉常道。
    (六)“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六十一章)意为堵住耳朵,闭上眼睛,不露锋芒,超脱纠纷,涵蓄着光耀,混同垢尘,这就叫“道”。
    (七)“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六十一章)意为雌性所以经常以安静战胜雄性,就在于它安静居下。
    (八)“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杭。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七十六章)意为人活着时身体是柔弱的,人死了尸体是僵硬的。万物草木活着时枝叶是柔弱的,死后就枯杭了。所以坚硬的东西属于死亡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存一类。
    (九)“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七十八章)意为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而攻击坚强的力量没有能胜过它的,因为没有什么能代替它。弱能胜强,柔能胜刚的道理,天下没有人不懂,就是没人肯照着做。
    以上老子关于以静制动,以弱制强,以柔克刚的论述,后世气功家和武术家据此创作出好多种功法,如静坐功、柔气功、《易筋经》中的内壮功等。老子所说的柔、弱、静,并非消极状态的表现,而是孕育着刚、强、动等积极力量的产生,是外柔内刚、外弱内强、外静内动,是柔中有刚、弱中有强、静中有动,这样方能保持人体生生不息的柔和之气,使生命永远处于运动的状态之中,这是使人体获得健康长寿的根本。
        气功修炼达到上乘境界,这就叫做得道。那么,道是什么东西呢?二十一章里作了生动的描述: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原来,道是看不见,摸不着,恍恍惚惚,无形无象的东西,但它确实存在,而且其中有人体生命之根本——精。气功修炼得道,则精满、气充、神足,因而向人体外部传达着健康不衰的信息。此即后世丹家倡导修炼的长生大药——内丹。
        综上所述,保养精气、顺乎自然、气功修炼是老子对于中国养生学的三大贡献,是极其伟大的建树,他不只是古代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亦是气功养生的创始人,是中国养生学的始祖。
    人的私心贪欲是后天染有的,而不是先天带来的,它使人耗精伤气,以至损命折寿。因此老子一方面提出了“欲不欲”,“学不学”,“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为”的除私祛贪归朴返真的养生之道;另一方面,又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一宇宙万物的整体观和系统观来考察人体生命的长生久视之道,从而提出了“顺乎自然”这一重要的养生观点。对于这一重要观点,后世医家和养生家十分重视,《黄帝内经》中的《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等篇都把它作为养生学的根本性纲领来加以阐述,足见这一观点深刻的科学意义。
        二十五章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有一个东西浑然一体,它的产生要先于天地。它无声啊,又无形!它独立无双不依靠外力,永远不停地循环运行。它是育养天地万物精气的母亲。我不知它的名字,给它起了字叫“道”,再勉强起个名叫“大”。大会成为逝去,逝去会成为辽远,辽远又会返转还原。所以说道大(包罗天地,无所不容),天大(无所不盖),地大(无所不载),人亦大。宇宙之间有四大,而人居其一。人当效法地的安静柔和,地当效法天的湛泊不动、施而不求报、生养万物而无所取获,天当效法道的清静不言、阴行精气,使万物自成也。道性自然,则效法它自己。
        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理论,构成了老子的天道观。这种天道观是专讲天地万物生成变化的原理的,顺乎这种变化,就能长生久视,这是后世养生家顺乎自然的养生观的理论来源。
        五十一章又曰:道生之,德畜(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意即道使万物生长,德(道的一部分)使万物繁殖,这并不是有谁来命令,而是一种自然规律。
        老子有时还称自然规律为“一”。第三十九章曰:“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垂象清明),地得一以宁(安静不动摇),神得一以灵(能变化无形),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孳生)。”
    在第七章中,老子把遵循自然规律、除私去贪而能长寿的道理讲得更明白:“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生存不为自己),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把自己放在最后,即不贪取)而身先(反而比别人长寿),外其身而身存(把自身置之度外,生命反得生存)。非以其无私子(不正是由于他不自私吗)?故能成其私(反而达到自私的目的。按:自私指长寿)。”
        以上宝精和顺乎自然的论述,可谓老子养生理论的宏纲大旨,后世医家及养生家莫不崇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