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的两个面向

    时间:2022-05-10 浏览:100

      中国古代哲学主要分为两大流派:以《周易》为代表的变化哲学,和以《尚书》为代表的永恒哲学。中国就在这种恒变与恒不变中,巧妙的掌握住了平衡。当然,现代社会么,无论是从思想深度还是外在表现上看,这些思想在潜意识里影响着人的思维,但是人们并不自知。


      中国古代百家争鸣,但是只有六家能叫得上号:儒道法,墨名阴阳。儒家理性,谦恭,懂礼貌;道家狂妄,逍遥,想出世;法家教条,狠辣,重手段;墨家兼爱,古板,乐观派;名家谨慎,辩证,讲逻辑;阴阳家奇言,吊诡,耍聪明。所以传来传去,到最后能变成学派的,只有儒家和道家,这两家的思想一路左右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基本心态。


      面对哲学或者人生,肯定要面对两个逃不过的思考:一个是思考如何面对世上刹那生灭的变化。一个是思考自己生命有什么样的价值。所以有人想多了前者,写出了《周易》,有人想多了后者,写出了《尚书》。


      永恒哲学:《尚书》,尚书是记载古代从上古尧舜一直到夏商周时期的中国第一本史书。里面有一个篇章就是传说中夏朝的时候,大禹治水成功,上天告诉他治理天下的秘方:洪范九畴。也就是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此五曰建用皇极,次六曰乂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征,次九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极。


      什么意思我就不解释了,从治国的策略到个人的修为无所不包,重点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人对治理者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这个人必须代表绝对的公正和至高的品德。而所有人都以之为目标而不懈努力。也就是人生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成为传说中至完善,至高尚的人。


      所以那个时代有点像中世纪的欧洲,这种社会思想起到一种宗教的稳定性作用。但不同的是中世纪指望的是上帝救他们,而商周时代的人们更指望的是自己努力。所以这个时代更积极也更稳定(周王朝有八百年呢)。但是问题在于一旦上面的统治者无法持续做精神标杆,下面自然失望之极而乱成一团。所以周朝之后就是乱七八糟的春秋战国时期。


      变化哲学:《周易》,对,这就是大家看路边摊算命的人玩的,当年西伯侯姬昌被关在大牢里闲极无事自己鼓捣出来的东西。周易不仅仅能用来忽悠,更告诉大家的是天地之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周易么怎么讲呢,算了还是引用《系辞》的描述吧:“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失德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也就是说呢,卦象变来变去,都有解释,如果你能看得懂,就能顺天时,看不懂,你就悲剧了。


      这个时候估计是大家看到商纣这货,都伤心透了:这就是道德标杆啊,这是道德底线吧。于是懂得已经没办法从“天子”这里取得助佑了,人要自求多福,自己救自己。做什么事情之前都算一卦。


      从这种永恒哲学到变化哲学,体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信仰崩落的整个过程。周朝太平盛世的时候,人们想的最多的就是:我活到现在有价值么?每天都问一下自己,今天能够给这个社会带来价值么?今天的自己对于昨天的自己有长进么?每天三省吾身。现在看来,那时候的人还真是高尚啊,自愧弗如。但是后来战火纷飞,天下大乱,人们就开始问自己:明天我还能活下去么?我做这件事情会给自己带来坏处么?我该如何避免坏处?那出门前算一卦吧。


      所以孔子为什么要谈论“天”?老子为什么要谈论“道”?一个是因为觉得信仰亟待重建,一个是觉得信仰应重新估值。从而接过了哲学发展的重任,走向了截然不同又相辅相成的两个方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