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老子的“善”

    时间:2022-05-10 浏览:108
    ——在中原公益慈善文化沙龙第二站鹿邑上的演讲
    济民
    今天,在老子的出生地河南省鹿邑县的太清宫太极殿前,在相传老子亲手种植的阴阳二柏下,举行中原公益慈善文化沙龙第二站(鹿邑)活动,无论从象征性或者是实际性上看,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老子在公元前571年的2月15日,诞生在这里,距今已有2584年了。2584年,943160个日落日出,哪一天的日出最壮观,我们说,当推老子诞生日;2584年,943160个日落日出,哪一段的日出最灿烂,我们说,当推老子涡水悟道,最终推出万经之王《道德经》的哪段时日。老子的诞生和《道德经》的问世的最大的象征意义就在于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的大厦有了第一块厚重的且无可撼动的奠基石。随之而来的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古印度的释迦牟尼、古犹太的先知们以及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关尹子、庄子、文子、列子、孟子、墨子、荀子等历史文化名人又不断地为这座大厦增砖加瓦,终至使其巍峨壮观,成为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大宝藏。老子的诞生和《道德经》的问世的最大的实际意义就在于老子以“道”“德”理念为主线,系统阐释了闪烁着大成智慧和真知灼见的天道观、治道观、人道观,构成了天道自然、治道无为、人道守中的思辩的框架,并且,在其深邃细密的阐释论证中始终贯穿着“善”的理念和思考。作为从事公益慈善事业的机构和人员,学习老子“善”的理念,践行老子在对“善”的理性思考中所提出的诸种要求,从中吸取丰富的思想营养,进一步丰富公益慈善文化事业的传统文化内涵,显得讲常必要。
    一、什么是“善”?
    “善”一般的含义为心地好(跟“恶”相对)或善良的行为、友善、亲善等。但老子对“善”的理解和使用并不是仅仅停留在一般意义上,正如老子由人人都离不开的形象的“道路”,概括抽象出天下大“道”一样,老子对一般意义的“善”也进行了概括抽象,使之具有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在《道德经》中,“善”字出现了46次,出现的次数之多,仅次于“道”“德”二字,足见老子对“善”的重视。那么,什么是老子概括抽象出的“善”呢?老子在《道德经》中做了回答。《道德经》第八  章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把老子的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说:最好的品质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处于众人所厌恶的低洼之处,所以更接近于得道。居处以适合自己的处所为善,内心以深藏静默为善,待人以真诚相爱为善,说话以遵守信用为善,施政以精简处理为善,行动以掌握时机为善。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才不会有过失。
    在这里,老子集中揭示了他所说的“善”的基本内涵,从这种揭示可以看出,老子所强调和推崇的实际上是一种“上善”境界,并且化抽象为形象,认为“上善”境界就象水一样,无欲无求,无色无味。该圆则圆,遇方便方。无定势,无常形,虽常居卑微低下之地,也无怨无悔。因为水有一个信念,大化流行中的万事万物,包括人在内,都离不开水。常被人轻视的,正是人人皆离不了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正是水的不争,成就了水的大争。在老子看来,“上善”境界就是水的境界。这种境界的特征就是“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正是具备了这些特征,“上善”境界才更接近于“道”。换句话说,达于上善境界,便是得道之人。用来为人,则人旺;用来做事,则事成;用来治国,则国泰;用来亲民,则民安。无怪乎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2011年12月在任上的最后一个国情咨文中,引用老子《道德经》第八章的“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寄语俄罗斯政界和人民,遵照老子的告诫行事,共同建设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二、怎样达到“善”?
    老子对于怎样达到“善”,既提出了总体要求,又提出了具体要求。从总体上看,老子要求人们要学习“水”的德行,以处下不争的大胸怀、大姿态、大气度、大眼界为人处世,治国理政。不妨可以这样理解,老子《道德经》第八章所揭示的“上善”境界具有的“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诸种特征,也是老子对怎样达到“善”的总体要求。
    老子对于达到“善”的具体要求在《道德经》中处处可以看到,他是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揭示出来的,主要有如下五点:
    (一)秉持“三宝”
    老子在《道德经》第六十七章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这段话是说,我有三件法宝,一直把握并保持它。第一叫慈爱,第二叫节俭,第三叫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慈爱才能够勇敢;节俭才能够扩大;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才能够成为万物的首长。现在的人舍弃慈爱而求取勇敢;舍弃节俭而力求扩展;舍弃退让而争取领先,结果只有死亡了!慈爱这个法宝,用于征战就能获胜;用于守卫就能稳固;上天要帮助一个人,就会用慈爱去保护他。
    秉持“三宝”是达到“善”的最基本的、首要的要求和途径。这里,老子把“慈”放在三宝之首,足见“慈”最关键,也可见出老子认为“慈”是达于“善”的主要通道,不妨这样理解,“慈”“善”连用始于老子,做到“慈”,距“善”就不远了。有慈心,必然施仁政;施仁政,必然倡俭约;倡俭约,必然仓廪实、天下定而人人知礼节。在这种情况下,不想“为天下先”,其实已经“为天下先”了。可见,老子的思辩是超凡脱俗而又实实在在的。我们的国家虽经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和进步,但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发展中大国,前进的道路仍不平坦,习主席今年3月23日下午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中引用俄罗斯著名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名言:“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行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习主席引用这一名言用来说明中国梦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会有不少艰难曲折,但经过艰苦努力实现了中国梦,将会造福世界人民。习主席的分析论述,就是对现实国情的清醒认识和深远思考,可以看作是对老子达于“善”的“三宝”要求精华的吸取和能动运用。习主席不久前还引用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名言,说明治理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也是这种认识的表达。
    (二)以百姓心为心
    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九章指出:“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用现代汉语理解这段话是说:圣人没有主观私虑,以百姓的心志作为自己的心志。善良的人,我善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这样可以使人人向善。守信用的人,我信任他;不守信用的人,我也信任他;这样可以使人人守信。圣人治理天下,善于收敛主观意欲,使天下人的心志归于淳朴,百姓都专注于自己的耳目,圣人则要使他们回归到婴孩般纯厚质朴的状态。
    这是老子民本思想的集中反映,也是对前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观点的进一步发挥。在老子看来,爱民、亲民、信民、靠民,是行“慈”、“善”,并进而进入“上善”境界的题中应有之意。所以,对于百姓中素质高的人,要善待他,而对于素质低的人,也一样善待他;对于百姓中理解并相信方针政策的人,要信任他,而对于那些暂时不理解、不相信方针政策的人,也一样信任他。唐代的魏征亲研亲注老子《道德经》,对“以百姓心为心”的体悟和理解非常到位,正是他对唐太宗李世民“民舟也,民可载舟,亦可覆舟”的多次犯颜直谏,才促成唐太宗李世民制定了一系列从民心民意出发的政策策略,迎来了唐朝的“贞观盛世”。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实现中国梦,在建党一百周年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翻一番;建国一百周年时,基本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奋斗目标的立足点,也是亲民爱民,是老子“以百姓心为心”理念在当代中国的生动实践,是行的大慈大善。
    (三)知足知止
    老子不仅从正面阐述了怎样达到“善”,而且也从反面作了大量的、令人信服的论证。老子作为周天子的守藏室史,即国家图书馆长、档案馆长,得以日日目睹朝堂之上的君臣对话,置身于活政治之中;他居于庙堂之高,冷眼观察天下诸侯国间的分分合合、矛盾斗争,对于人欲横流、毫无节制的争斗战乱及给天下百姓造成的苦难有着切肤之痛。所以,他在《道德经》中反复强调必须知足知止,明确提出“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长足矣。”也就是说,知道满足才不会招致侮辱,知道适可而止才不会带来危险。最大的祸事儿没有比不知道满足更大了;最大的危险没有比想得到什么更大了。所以,知道满足之后所带来的满足,才是行之久远的满足!
    为了唤醒沉湎于名利地位、灯红酒绿之中而不可自拔的蠢人们,老子告诫:“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道德经》第九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贷,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道经经》第十二章)其意是说:金玉满屋满堂,无法长久守藏;富贵加上骄傲,自己招致福患。五种颜色让人眼花缭乱;五种音调让人听觉失灵;五种味道让人口不辩味;纵情奔马,田野打猎,让人内心狂乱;稀有的货物,让人行为不轨。因此有道的人只求饱腹而不求目眩,所以要抛弃物欲的诱惑,重视内在的满足。老子为什么如此这般反复告诫呢?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知足知止才有利于施善行,行仁政,实现有利于天下百姓的最大的“慈”和“善”;不知足知止,欲望太大,常常招致祸端。于己,招致杀身之祸;于国家,则导致战乱频繁,“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对于百姓来说,是最大的不慈和不善。老子的告诫言犹在耳,但古往今来,因不能够知足知止而导致战争,招致杀身之祸、牢狱之灾的依然不乏其人,这种人丧失了最起码的仁爱善良之心,走向了“善”的反面,真个是“自遗其咎”啊!
    (四)修养身心
    老子认为行“慈”向“善”,达到“上善”境界的关键点之一是要注重自身道德品格的修养,只有自身的身心修养达到了一定程度,才有可能去要求别人行“慈”向“善”。在老子看来,肩负着治国理世重任的统治者的身心修养更加重要,他们身居庙堂之高,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均产生着很大的影响,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老子非常重视修养身心的作用,在《道德经》第五十四章指出:“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把这一章翻译成白话文,老子是说:诚心建德的人是不会受外力的干扰而中途动摇的,一心修道的人也是不会因世俗观念的影响而半途而废的。“得道者昌,失道者亡”,修道建德之家必定喜庆相随,子孙延绵,以至香火不绝。去私欲除妄念,从我做起,这是修道建德的真谛。修道者把它扩展到全家,必能德化家人,使之形成道德传家的良好家风。再把它扩展到全乡,必能德化乡人,使之培育起淳朴的乡风民情。又把它扩展到全邦,必能德化邦人,使之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进而把它扩展到天下,必能德化天下之人,使之出现升平祥和的社会气象。这样,我们就可以从一个人的德行看到其他人的德行,从一个家的家风看到其他家的家风,从一个乡的风情看到其他乡的风情,从一个邦的风尚看到其他邦的风尚,从一个国家的气象看到全天下的气象。我身居一个地方又如何能知天下风尚的情势呢?原因就如我前面所说的。
    针对春秋末期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们私欲膨胀,沉湎于声色犬马,争斗不已,终至损道败德的现实状况,老子明确提出了以建德而修身的原则、成效与方法,强调以道修德,普化天下,重在修身。老子认为,要拯救社会,改善世风,引人向善,一个重要的途径是人们必须毫无保留的皈依大道,坚持不懈、坚忍不拔地以道的原则,从事身心的修养,拒绝外物诱惑,克服内心欲望的冲动。其基本步骤是以小致大,推己及人。老子提出的“以身观身”以至于“以天下观天下”的修身立德方法,是引人向善,达到“上善”境界的基本方法,值得我们体悟与借鉴。
    (五)施行“天道”
    老子在《道德经》第七十七章中说:“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损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其不欲见贤也”。在《道德经》第八十一章又说:“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把这两段话翻译成现代汉语,其意是说:天之道,不就像张开了准备射击时的弓的情形一样吗?偏高了把它调低,偏低了把它调高。换句话说,就是有余时就减损它,不足时就增益它。天之道,是减损有余而增益不足,使大与小相匀,使有余与不足持衡。世俗人之道则与天道相反,他们通过对贫弱者的剥夺去奉养那些富贵者,从而使贫者越贫,富者越富,谁能做到以己的富余去救助那些贫弱的人呢?只有那些得道的人。得道的圣人虽然对贫弱者施予了救助,但不会自恃其能,更不会自居其功,因为他们不愿意把自己的贤德展示在世人面前。同样,怀抱济世为民情怀的圣人会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所有所能奉献社会、服务民众,他们越是把自己拥有的付给别人、付给社会,越是感到自己富有,因为他们从中收获了快乐,收获了尊重,天道只会施益于万民万物,而不会加害于他们。圣人只会竭尽所能为民众、为社会服务,而不会去做那些争名图利的事情。
    老子以张弓射箭的形象比喻说明了最大的善行就是恪守并施行“天道”。在老子看来,“天道”源于自然,本色如此,不事造作,她对各种生命体包括人类在内均一视同仁,没有高低上下、尊卑贵贱之分。以天道看来,各种生命体均是自然造化,来自自然,又回归自然,自然如此,法尔如是。各种生命体来自自然之后,就具有了自身的尊严和活下去的权利,这种尊严应当得到尊重,活下去的权利和要求应当得到满足。在尊严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最基本的权利和要求无法满足时,就要施行“天道”,运用自然的、社会的调节,使之达到平衡和满足。但老子也清醒地看到,千百年来,“天道”的法则是“利而不害”,她视万物为刍狗,满足万物生存的需要,并任其自生自灭,从不横加干涉;而“人之道”是弱肉强食,“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人们常常热衷于往“高坟头”上添土,如此下来,常常导致社会分配不公,贫富两极分化。古往今来,由天灾导致的社会动乱有之,而由人祸——战争及贫富对立导致的社会动乱也不在少数。更有甚者,由于人类为了自身的尊严和生存权利而无视别的生命体的尊严、剥夺别的生命体的生存权利的事件时有发生,导致生态失衡,地球变暖,大自然正以一种更为持久和惨烈的方式报复着人类,这种报复已经开始,几乎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其后果也是触目惊心的。可见,“天道”昭示的是大善、大爱,符合大化流行、自然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人欲追逐的乃小利,是小善,小爱,甚至不是善,也不是爱,是对大化流行、自然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的背离和反动。因此,要摒弃人欲,施行“天道”,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相处。只有如此,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才具有可持续性,才能够实现长远发展。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老子在《道德经》中所张扬的是一种大慈大善,所表达的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终极关怀。老子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第一位最讲慈善和人性的大圣哲,老子关于“善”的阐述和思考直到今天仍具重要的借鉴价值。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老子所推崇的“上善”境界和对达到这一境界所提出的秉持“三宝”,“以百姓心为心”、“知足知止”、修养身心、施行“天道”的要求具有普世价值,能够被不同国度、不同语言、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人们所接受。老子文化是大慈大善文化,老子文化是普洒仁爱阳光送人温暖的文化,老子文化是普世文化!作为公益慈善组织,学习老子关于“善”的思考,体悟老子思考中的闪光点,并传承弘扬,身体力行,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让我们集合在老子大慈大善旗帜下,以献身精神从事公益慈善文化事业,最终进入老子“上善若水”并“几于道”的崇高境界。
    2013年3月24日-25日草毕于京华
    (作者系中国老子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