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圣人涌现:老子曾在图书馆当差

    时间:2022-05-11 浏览:397

        (原标题:春秋时期圣人涌现,“智圣”老子曾在图书馆当差)

        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一直写到鲁哀公14年(公元前481年),人们把这段历史称之为春秋时期。有人说,之所以叫“春秋”,是因为孔子写了本名为《春秋》的书。

        现在我们说的春秋时期,的确与孔子的《春秋》有很大的关系。从时间段的确定,以及对春秋这段历史的评述,都与《春秋》有所关联。不过,这并未指明“春秋”一名与当时人们观念变化之间的关系。

        要知道,春、夏、秋、冬在夏商周三代是天时的观念。四时的运行和变化,对古人来说,体现着上天(上帝)的意志,那是极其神圣的。而历史是记人事的,在三代一般称为“史”“书”“典”,但不可能称为“春秋”。“春秋”是天时、天条,怎么可以与人事混为一谈呢?

        “三句话”

        西周王朝灭亡后,天道观衰微,人道观普遍得到提升。老子不提天道而只提“道”,实际上他讲的“道”就是人道。孔丘也强调,“子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郑子产更是公然对天道观叫板,他的名言“天道远,人道迩”,公然说天道没什么了不起的,它与人们的生活离得远着呐!

        正是在这种观念大转变的情况下,人们把反映天时的“春秋”嫁接到人事上,还美其名为“以天时纪人事,谓之春秋”。在此大背景下,我以为,春秋时期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和解析:

        第一句话:春秋是大战乱时期。

        春秋初诸侯国140余国,到孔子周游列国时“面70余君”,说明那时至少还有70多个国家,而到了春秋结束时只有1415国了。200多年间,见于史乘的大小战争有483次。不过,有人细细统计说不止这个数字,而是大约有1000次。孟子说的“春秋无义战”,基本上是对的。

        当时的春秋就是这样一个大乱局,战乱让数百万无辜百姓丧生。根据各方面资料的综合核算,夏禹初(前21世纪)的人口是1355万,治水成功后应有所增长,当在1500万人上下。到周成王时(前11世纪)为1371万人,周庄王时(前7世纪)只有1184万人了。由此可以推断,在三百年的战乱中至少有上百万人死于战乱。

        第二句话:春秋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时期。

        这句话可以从三个维度来加以说明。

        一是世界的维度,这一时段在世界上被称为“轴心时代”。这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他认为,公元前500年前后是“奠定人性精神基础”的时代。东西方出了一大批大师级的人物,东方有孔子、老子等,西方有苏格拉底、柏拉图等。

        二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发展的维度。五千年文明史,发展到公元前五世纪时,刚巧走了两千五百年,钱穆先生称为“中华文明发展的半程期”。他在《孔子传》开头有一段话:“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在孔子以后,中国历史文化复又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演进,而孔子开其新统。”这叫继往开来。

        三是春秋时期本身的维度,即春秋时期本身就体现了承上启下的精神。从战乱不断到“弥兵”,从政界混乱到季文子的“相三君而无私积”,从普遍的无所作为到叔孙氏“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观念的提出,都说明春秋后期正在从消极走向积极。

        第三句话:春秋是思想解放、朝气勃勃的时期。

        春秋时期的一个极为重大的文化现象是,“学在官府”局面的打破和“学术下移”局面的形成。“学术下移”促成了“士”阶层的形成。士就是读书人,《荀子·儒效》称“彼学者,行之曰士也”。学术一旦走向民间,就会显现出巨大的力量和生机,而“春秋四圣”正是那个伟大时代的伟大产儿。

        “四大圣”

        在中华文化中,智慧和道德都极高尚的人,被称为圣。春秋时期是个需要圣人并涌现圣人的伟大时代。

        一是“智圣”老子。

        春秋时期圣人涌现:老子曾在图书馆当差

        老子的一生有三件事,一直被人津津乐道。第一件事是“老子师商容”。商容对老子实行“不言之教”。他张开嘴,让老子看,口中一颗牙都没了,老了,没办法的。商容指了下自己的舌头,很好,而且伸缩自如。商容说,能教给你的就这些了。老子回去想了又想,懂了——这就是“刚弱柔强”之道,“刚”的东西看来很强,但长久不了,像牙齿一样;“柔”的东西没多少锋芒,但久远,像舌头一样。商容是教老子哲理的。第二件事是老子当“周守藏室之史”。这是一个闲职。鲁迅甚至说,老子只是来图书馆当差的。但不管怎样,老子在这几十年间“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第三件事是“出关”。说是出函谷关,入秦了;有的则说他隐居去了。

        老子五千言,归结为三句话:顺乎自然、清心寡欲、脚踏实地。“顺乎自然”:在老子看来,不管是大自然,还是人间世界,都是个自然发展的过程,人的作为必须顺乎自然才行。“清心寡欲”:道理很简单,欲一多,就破坏了“自然”,结果也必然危害自身。“脚踏实地”:老子主张“君子终日行”,要求人们去行道。一般认为,老子讲虚无,怎么会脚踏实地?其实错了。顺乎自然与清心寡欲都是很高的境界,需要脚踏实地才行。

        二是“文圣”孔子。

        这里有两句话值得引起重视。一句话是“孔丘,圣人之后”。孔子有一位叫正父考的七世祖,辅三世君,可位愈尊愈谦恭有礼,是历史上极有名的“食粥上卿”。这对孔子一生有影响。另一句话是“吾少也贱,故多能”,《史记》则是说“贫且贱”。孔子当过仓库管理员、会计出纳、牛羊饲养员、吹吹打打的儒者及射击手,而且因贫贱还受过季氏家臣的侮辱。

        但是,孔子一生做了四件大事:一是30岁以后创办私学,这是最大的事。孔子说到底是位教书先生,是“万世师表”。二是50岁以后的出仕,据说当过中都宰,相当于首都的市长;当过司空,相当于国土资源部长;当过司寇,相当于司法部长;出席过齐鲁“夹谷之会”,一直到55岁去鲁周游。三是14年的周游列国,从目的论角度讲,我把它定位在“追迹三代之礼”上。四是68岁后归鲁,整理文献。四件事中,最有价值的是开创私学,可以说毕终生之力而为之。

        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大的创新。他的“学习论”,是创新,在他之前没有这一说法。《论语》的编纂者把“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放在首篇、首章、首句,是很有道理的。孔子告诉人们,做学问除了“学习”这个笨办法之外,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三是“武圣”孙子。

        孙子被称为武圣,也有称为兵圣的。根据作战经验,孙武写出了《孙子》十三篇。曹操说:“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孙子》现有书注二百多部,版本四百多部,公认为“兵学圣典”“百世兵家之师”“世界古代第一兵书”。二战名将蒙哥马利认为,世界所有军事院校都应把它列为必修课。

        孙子的兵家思想有几点值得注意:

        一是“唯人是保”的根本军事思想。孙子认为,战争是血淋淋的政治,又是保护民众的斗争。不只要保护征战国的民众,还要保护被征战国的民众。通过宣传,通过实际的行动,让人民知道你是在保护他们,那必然能锁定胜局。

        二是立足于战略取胜的军事思想,包括“将为国之宝”的战略思想;天时、地利、人和综合考虑的战略思想;战备宜足、战事宜速的战略思想;避实就虚的战略思想;以逸待劳的战略思想;“以治待乱、以静待哗”的战略思想;化敌为友、同舟共济的战略思想。美国军事理论家柯林斯说,孙子是古代军人中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

        三是提出“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个伟大的思想。同时提出“两手取胜”:一手是以战取胜,另一手是不战而胜。其中包括和平的手段、宣传的手段、文化的手段、政治的手段、经济的手段,以取胜于敌手。

        四是“民圣”墨子。

        墨子被称为平民圣人,他的一生都在为民众的利益奋斗。墨子早年学的是儒学,后来发觉儒学有个明显的弱点,就是礼烦而靡财,于是决计“背周道而用夏政”,以大禹的精神创立墨家。他也与儒家一样注重办学,学生达数千人,被后世人称为当时的显学。

        春秋时期,战争频频,因此墨家的第一要务是非战。它的非战不只是讲道理,更重要的是付诸实践。墨门弟子有一套攻城略地的本领,而且有“摩顶放踵以利他人”“赴汤蹈火死不旋踵”的精神。一次,楚国要攻打弱小的宋国,他们用鲁国工匠鲁班的云梯攻城,可谓战无不克。墨子带了50多个弟子步行十日十夜赶到楚都,劝说楚王与鲁班放弃攻城。楚王不肯,于是墨子就在那里展示守城的法术,使楚王与鲁班感到的确技不如人。

        博爱思想是墨家的显著特点。在“爱”上,墨子比孔子更彻底、更广泛,提倡的是天下大爱。儒家是“别爱”,墨家是“兼爱”“周爱”。墨家提出爱亲人,也爱他人;爱母国,也爱他国;爱上等人,也爱下等人。墨子最有名的话是:“获(女奴),人也;爱获,爱人也。臧(男奴),人也;爱臧,爱人也。”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奴隶解放宣言,比林肯的黑奴解放早了1200多年。

        春秋“四圣”是中国历史的灵魂。当我们讲到“彬彬有礼”的时候,很自然会想到孔子;当我们讲到勤劳勇敢的时候,很自然会想到墨子;当我们讲到“兵不厌诈”“兵贵神速”的时候,很自然会想到孙子;当我们讲到“清正廉洁”“反腐防腐”时,很自然会想到老子。“很自然”,说明“四圣”已化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