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颂扬谦逊退让美德

    时间:2022-05-05 浏览:66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颂扬谦逊退让、戒骄戒满美德的优良文化传统,人们在道德修养上多受其熏陶,养成了高尚的情操。诸如《尚书·大禹谟》曰:“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又曰:“侮慢自贤,反道败德。”又曰:“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惟汝贤。”假,大也。《周易·谦》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牧,养也。谦卑自养德也。《管子·禁藏》曰:“故适身行义,俭约恭敬,其唯无福,祸亦不来矣。骄傲侈泰,离度绝理,其唯无祸,福亦不至矣。”《论语·泰伯篇》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庄子·天下》曰:“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懦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这是指老子而言。凡此等等,人们知之甚多,唯独有关老子颂扬谦逊退让、戒骄戒满方面的文字,人们却多有不知,或语焉不详。其实,老子颂扬谦逊退让、戒骄戒满美德的文字,在《老子》书中不仅占有不少章节,而且还是其闪光耀眼的亮点。不过,老子颂扬谦逊退让、虚怀若谷,大智若愚的美德,如同其谈论其他问题一样,万变不离其宗,也总是与其道家思想融为一体。只要我们透过其道家的外衣,便不难看到其中所宣扬问题的本质所在。
         《老子》第四十五章,就是老子颂扬谦逊退让美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总论。此章云: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何谓“大成若缺”、“大盈若冲”?河上公诠释曰:“大成者,谓道德大成之君也。若缺者,灭名藏誉,如毁缺不备也。大盈者,谓道德大盈满之君也。若冲者,贵不敢骄,富不敢奢也。”不敝者,不尽也。冲者,虚也。“大直若屈”:“大直谓修道法度,正直如一也。若屈者,不与俗人争,如可屈折。”(河上公说)“躁胜寒”三句:躁,动也。意谓活动能战胜寒冷,身心静则能战胜炎热,清无私欲、静而无为,将能成为百姓之长。正:《尔雅·释诂》曰:“正,长也。”《广雅》谓“君也”。“无为”,并非谓无所作为,是无为而无不为,顺应自然也。老子在本章所论对象,应当是上至“人君”,下至庶民。老子认为,世人皆应当具有谦虚谨慎、不骄不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的美德。老子认为有此大智若愚的美德,有两个好处:一是将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即《老子》第十五章所说:“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二是将会众望所归,受到百姓的爱戴和拥护,成为人民的领袖。由此两点,即反映了老子积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老子不仅一般笼统地颂扬谦逊退让、戒骄戒满的美德,而且还进一步明确地从正反两方面说明有无此美德的利弊关系。《老子》第二十二章其中有一段文字,即从正面阐明具有此种美德的益处。此段文字曰: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本段意谓:不固执己见,才能明达;不自以为是,才能明辨是非;不自我夸耀,才能有功;不自我妄大,才能长久不危。只有不与人争,天下就无人与你相争。显而易见,这其中蕴含有丰富而辩证的哲理。老子以哲学家的智慧,向世人阐明了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之利,然后又用“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哲理名言,一语破的,道出千古以来争与不争之症结所在。这正是老子以哲学家的思想高度,向人阐释前贤所谓“满招损,谦受益”;“谦谦君子,卑以自牧”的名训。
         尽管,老子在其书第二十二章从正面向世人阐明了谦逊退让、戒骄戒满之利,似乎他言犹未尽,而在《老子》第二十四章,又从反面采用比喻的手法和道家的观点,说明骄傲自满所造成的恶果。此章云: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本章前两句,采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踮起脚尖,不能长久站立;跨大步,不能长久行走。暗喻违反自然规律,追求比别人更高明更快捷,是不可能成功的。并接着说明那些自见者、自是者、自伐者、自矜者,只能走向反面而以失败告终。“自见者不明”以下四句,与第二十二章“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四句,其用意相同,所不同者,前者为正说,后者为反说,其意皆在劝导世人要谦逊退让,不要骄傲自满。最后四句,便直接用道家的观点,说明自见者、自是者、自伐者、自矜者,只不过是残食赘瘤,令人厌恶,得道之人是不会做此等蠢事的。老子用“余食赘形”来形容比喻此等人,真是辛辣冷峭,颇具讽刺意味。后来,庄子便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此等讽刺手法,而成为讽刺文学艺术的大师。
         不难看到,老子在颂扬“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第三十章)的谦逊退让、戒骄戒满的道德修养方面,虽然吸收了前贤的先进文化思想,但他却大大地发展和丰富了前贤的思想。前贤的有关名言,除上面所援引的几例外,再如《尚书·大禹谟》曰:“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此等方面,与老子这方面的思想相比,即可看到老子的思想更加富赡,更富有深邃的哲学内涵。
         什么样的人才能克服骄傲自满,保持谦逊退让的美德呢?老子认为,只有具有自知之明的智者,才能知人、知己、自胜、知足,也才能不失其所,长生久视,死而不亡———永垂不朽。《老子》第三十三章即说明了这样的人生哲学。此章云: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此章意谓:善于认知他人者,叫做有智慧;能够自知自己贤与不肖者,叫做聪明。能战胜他人者,叫做有威力;能战胜自我者,叫做意志坚强。能知足者叫做富有,做事能恒久者叫做有志气。不失立身之所者,可以长久;死而不被忘却者称为永垂不朽。
         在老子看来,也只有有自知之明的智者,方能战胜自我,保持谦逊退让美德,不犯错误,不失其所,能长生久视。视,活也。可不是吗?《老子》第七十一章,就描写了道家圣人正是此等不犯错误的“谦谦君子”的形象。此章云:
         知,不知,尚;不知,知,病。是以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对于此章,有不同诠释。河上公诠释曰:“知道而言不知,是乃德之上;不知道而言知,是乃德之病。夫唯能病苦众人有强知之病,是以不自病也。圣人无此强知之病者,以其常苦众人有此病……故不自病。”“病病”二字,前“病”字为动词,谓犯病;后“病”字为名词,谓毛病。对本章所蕴含之旨意,河上公曰:“夫圣人怀通达之智,讬于不知者,欲使天下质朴忠正,各守纯性。小人不知道意,而妄行强知之事以自显著,内伤精神,减寿消年也。”河上公的阐释,是符合老子所说“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第七十二章)的基本思想。
         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篇》)强调的是实事求是的精神。老子曰:“知,不知,尚;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强调的是病病不病,其中蕴含有谦逊退让、戒骄戒满的哲理。二者相比,虽各有千秋,但老子此说,似乎内涵更丰富、更富有哲理性。
         老子深谙:“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第七章)及其“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同上)的人生哲学,因此,他把“不敢为天下先”(《老子》第六十七章)作为人生“三宝”之一。河上公诠释前几句话说:“天不求生,故能长生不终。圣人先人后己,天下敬之;薄己而厚人,百姓爱之如父母,故身长存。”又诠释“不敢为天下先”曰:“执谦退,不为倡始也。”综上所述,即可看到,颂扬谦逊退让,反对骄傲自满,是老子人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老子》书中可谓是个闪光的亮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老子之所以反说正说,不遗余力地颂扬谦逊退让、戒骄戒满的美德,正是欲使世人复归“质朴忠正”的人性与品德。《老子》第二十八章即用不同的比喻手法,优美的诗句,描绘了“复归于朴”的人生理想境界。此章云: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本章以雄喻尊,以雌喻卑,谓自知尊显,当复守卑微,如此则天下民众归之,犹如水流入深溪。能谦下如深溪,则德常在,不离于己,当复归志于婴儿。以白喻昭昭,以黑喻默默,虽自知昭昭明白,当复守默默,犹如暗昧无所见,如此则可为天下法式。能为天下法式,而其德常在,不复差忒,便能归身于无穷极。以荣喻尊贵,以辱喻污浊,如此则天下归之,犹如水流入深谷。足,止也。谓能为天下谷,则德乃常止于己,便能归身于质朴(参用河上公说)。此章通过雄与雌、白与黑、荣与辱三种不同的形容比喻,诗一般的语言,重叠的句式,生动形象地颂扬了谦逊退让、戒骄戒满、甘居卑下的人生美德。
         老子认为,具有此种美德的人,皆能“为天下式”,即成为众望所归的天下楷模。老子为何要竭力宣扬此等楷模呢?本章已经说明,就是要引导世人克服夜郎自大、自以为是、骄傲自满的弊病,返朴归真,回归到虚怀若谷、大智若愚———“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朴”,具有高尚道德人格的人生境界。
         同时,从本章所描写的内容及其主旨,便可看到,此章即是老子对其颂扬谦逊退让美德文字的总结。因此,老子便用优美的诗歌语言,生动的艺术比喻,铿锵有力地终结了这一话题。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上一条:韩非解老原文

    下一条:老子生平三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