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读懂老子的人,拿得起,放得下,不慌不忙,善于发现好时机

    时间:2022-05-08 浏览:373

       6年前,我开始读《道德经》,当时自己的意识没完全打开,读起来略懂,很喜欢抄写《道德经》,每次抄写都感到心旷神怡,仿佛和天机连接。

    2年前,应读者要求,我写下近100篇文章,详细解读《道德经》,传道受业解惑的同时,自己的意识也进一步打开,慢慢读懂了老子。真正读懂老子的人,有3个特征:

    拿得起,放得下,不被物质所困;做事不慌不忙,有足够的定力;洞悉事态的规律,善于发现别人忽略的好时机。

    1、拿得起,放得下,不被物质所困。

    普通人的心,是定不住的。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想到的,外界的刺激会通过人的感官来扰乱内心。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声色犬马的东西,荣华富贵的享乐,令人沉迷其中,感到满足和快乐。事实上,物质和欲望带来的快乐,是短暂的。这个道理,普通人不屑一顾,他们只知道要满足自己的欲望,拼命赚大钱。这是意识的局限性。

    智者的意识,是打开的,他们能跳出局限性,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和无限的可能。

    只有意识打开的人,才能读懂老子。意识改变后,思想会改变,行动也会跟着改变。

    他们会享用物质,但不被物欲所困。正如老子所言,“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很多年前,我读到一个藏族喇嘛的故事。

    喇嘛的修行很好,信徒众多,家里也很富丽堂皇。有人批判他,说他迷恋物质,不是修行。这位喇嘛说,只要我走出这个门口,背后的所有东西,都可以随即放下。

    我认为,这位喇嘛,是一位有道者。他享用物质,却不被物欲所困,拿得起,放得下,来者不拒,去者不留,这也是一种定力。

    2、做事不慌不忙,有足够的定力。

    老子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普通人宠辱若惊,是因为把自己看得太重。自我很大,别人称赞自己,就高兴;别人贬低自己,就生气。事实上,别人的评价,和真实的自己,是不相干的。有实力的人,不会因为别人的贬低而变弱;没有本事的人,也不会因为别人的吹捧而变强。

    当一个人明白本质,就不会把别人的评价看得太重要,也不会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别人骂你几句,你感觉受到侮辱了,其实,受伤害的,只是你的自尊心,你的自我。

    读懂老子的人,已经放下了自我,别人骂自己,根本不放在心上,怎么会受伤害呢?不在意,不上心,就无所谓。正如老子所说,不贵吾身,何患之有?

    当然,不在意别人的辱骂,不等于自己要去找骂。真正的智者,不会让自己卷入是非和冲突,实在无法避免,那就面对它,放下它。

    3、洞悉事态的规律,善于发现好时机。

    人的一辈子,想要成事,光是努力,远远不够,还要等待好时机。

    《吕氏春秋》说:“人虽智,而不遇时,无功。事之难易,不在小大,务在知时。”

    这个世界,是有规律的,而好的时机,隐藏在规律之中。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这个世界的规律,是好和坏,互相共存,相互转化,矛盾对立统一。好的事物,好过了头,会变成坏事;坏的处境,坏到极点,也会转好。这是:物极必反。

    读懂老子的人,会在危机中,寻找机会,抢占先机;而在人人看好的鼎盛时期,先有危机感,提前未雨绸缪。

    不懂规律的人,停留在生活的表面。危机来了,人人自危,而局势大好,又得意忘形。以上这些,是我在生活中实践《道德经》的感悟和分享。

    最重要一点,就是要经常保持定静,在定静中积蓄和提升定力。因为,人在世俗中,每天都要消耗精气神,唯有定静,才能精气神足。无论再忙,都需要留给自己一个独立的时间和空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