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老”心得

    时间:2022-05-08 浏览:64

    作者:林燕琼

                         

        通读了老子81章的《道德经》,一个特别强烈的感受是老子思想修炼内涵、智慧高度和对自然最根本的体悟及对人类社会关系的宏观视角。道家的哲学思想方法,始终立足于从宏观上、整体上认识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探明“道”、天、地、人之间的关系和位置。老子《道德经》从气功养生学的角度阐述了下列观点:

        一、“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

        《道德经》是先秦时期一部哲学经典著作,“道”是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老子认为,宇宙是物质的,宇宙万物是由一种最基本的物质构成的,他称这种物质为“道”。

        爱因斯坦通过对东方的哲学研究得出结论:“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分明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几何中),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文艺复兴时期)。在我看来,中国的贤哲们没有走两步,那是用不着惊奇的,令人惊奇的倒是这些发现(在中国)全部孝做出来了”(详见:《爱因斯坦文集》)。

        美国从事高能物理研究的卡波勒博士说:“中国的哲学思想提供了能够适应现代物理学新理论的一个哲学框架,中国哲学思想的‘道’暗示着‘场’的概念,‘气’的概念, 与‘量子场’的概念也有惊人的类似”。(详见《物理学之道》)。

        宇宙的本质是什么?生命的本源是什么?

        《道德经》就是老子对宇宙人生所作探讨的结晶,也是我们祖先对这一重大课题的研究成果,其中既有理又有法,融理法为一体,《道德经》的哲理被应用和发挥得最为得体的还是生命科学的领域,如中医基础理论的“天人合一”整体观、阴阳学说、经络学说、五运六气学说等均得益于《道德经》。

        老子指出:“道”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道”不依赖于时间和空间,“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第二:“道”化生万物,永无穷尽,而不是任何东西所构巽。

        第三:“道”无形、无声,不可捉摸,但是“道”确实存在,当人在气功态虚静条件下可体察它、感受它,“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道德经》第一章)。

        可见,老子讲的“道”,是精神和物质二者有机的结合。

        有欲,是人的意识活动通过人体外部感觉器官去辨别,故让识到的只是事物之外在表象。无欲,则是有知而不动知。使大脑意识收敛为清醒而无思辩的气功状态,其所产生的效用则是感应的直觉能力,所能感应到的才真正是事物内在的本质。因此,古代气功养生家对宇宙和生命奥秘的认识方法与现代平常之人的认识方法是截然不同的。气功修炼者应尽量地收敛自己的思智,以神与体的混融为人体科学仪器,以消除自我与外界的相对关系,使自身之场势与自然之道相混融,从而产生“元神”的直觉感应功效,故其所能感应到的就是宇宙在全息“灵魂”之场势,这就是“天人感应”无相对的直接参天意识法。

        “道“是无形无象的,因而老子《道德经》中讲的“道”是无状可名的,也就是说“道”在人的平常感知领域都不会留下认识的概念。但是,这并不是说“道”就是不存在的,其实,“道”无所不在,只是人类感知事物的常规方法不能够感知到它的存在而已。《亢仓之》云:“知而辨之谓之识,知而不辨谓之道。”这就明白告诉我们,当人的意识场意识到了具体的事物而去加以分辨见解时,那就是对意识场作极化形式的具体自我调整,使之和具体事物的极化形式相同步,从而认识具体的事物;如果意识场意识到了具体的事物而不去分辨见解时,那么,意识场就处于虽显示功能态但却又不加极化的无极化之场态,由于意识场的无极化态和宇宙场的无极化态之“道”是同一场态形式,所以,“知而不辨”的意识态即是“道”,故《庄子》说“通于一而万事毕”。一,即是“道”纲之本,是万化之源。老子强调气功养生者应“返璞归真”,这是人的生命活动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

        二、“德”是“道”本性和功能的体现

        人,是精神与肉身的复合体,所以呈现出了生命的活力。老子在《道德经》中讲的“德”,即“道”之本性。老子在谈到气功养生者修德的重要性时特别强调:“道生之,德畜之,物行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德经》第五十一章)。这说明,“德”对于万事万物运动的极大影响;同时也强调了“德”必存在于“道”所化生的万物之中。

        修道,是道家气功养生的最高层次,亦即是修德。这是练功者精神的升华,是生命形式的飞跃,也是自体结构“脱胎换骨”实质性的递进转化。所以,气功修炼者如果不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绝不可能修炼出高深之功德。因此,气功修炼的真正目的就是将品德修炼成功德。

        一是“道”之本性曰“德”。《庄子》说:“通于天者,道也。顺于地者,德也。行于万物者,义也。”由此可见,道者,宇宙母力之本体;德者,宇宙母力之本性。

        二是天地之本性曰“德”。天有天体,有天之性;地有地体,有地之性。天地之德,即谓天地之性。

        三是万物之本性曰“德”。万物有万物之体,亦有万物之性;万物之性,皆可曰“德”。

        四是人之本性曰“德”。性乃虚静而存于内者,德乃动而发于外者。《庄子》说:“凡天下有三德,生而长大,美好无双,少长贵贱,见而皆说之,此上德也。知准天地。先天后天,统括其中。

        例如,美国自我标榜“人权主义”,实际上在充当世界警察,搞所谓“霸权主义”。朝鲜战争的代价是3400亿美元,侵越战争的代价是7200亿美元,南联盟科索沃空袭费用介乎180亿至250亿美元之间。而战争造成的核辐射,大气污染,水质污染,人类心灵的创伤,这是金钱无法估算的损失。因此,美国自谓世界霸主,“聚兵率兵”,此乃下德也。

        《道德经》认为,品德就是人的意识场所呈的场势状态,如果意识场不能达到“中、和、善”的无极态,而是正常人思绪万千使其极化形成的千变化化的技巧心,那么,人的意识场态就永远无法与自然之道的“无极”取得信息共振,所以,气功修炼者不明此中奥秘就不能“得道”。

        《道德经》告诫说:修德,明道。“道”其体性特性是:虚无、自然、纯粹、朴素、简单、平易、清净、无为、柔弱、不争。这10种体性特征,从人身上体现出来就是“上德”。

        气功修炼的高级层次是“功德双修,性命双修,按照老子《道德经》的“上善若水”修德标准,德的含义是什么?《道德经》明确指出,德就是真善,“上德如谷”(第四十章)。修德的十种善行是:忠孝、好善、慈悲、平等、博爱、教化、忠怒、和蔼、忍耐、勇猛,此谓功德修持“十心”。德、仁、义、礼。此五者是修道者(气功修炼的最高层次称“修道”)必修具备的行为准则,其中“道”是总纲。千日修炼,一朝从中大彻大悟,这个大彻大悟就是“明德,重德,修德,守德”,这就是“得道之人”。只有明道,才能明德、修德、进而才能悟道。

     

    【生命之光】目前,照明用电消耗了全球发电量的19%,但这一状况很可能被一种海洋弧菌所改变。利用该种弧菌自体发光的特性,一家法国公司研发出了一种可以持续发光3天的胶状生物光源,并有望将照明时间延长到一个月以上。该种柔和的生物光源非常适合夜间橱窗和街道照明。——三联生活周刊

    拜了多少个庙宇,求了多少次菩萨,谁又知,三千烦恼只源于自己的心。——热腾仁波切

    人生颇富机会和变化。人最得意的时候,有最大的不幸光临。——亚里士多德

    生活的那些烦恼和伤痛,充其量也都是过往故事,不是那些故事多么痛,痛在苦苦纠缠与沉迷中的不放手。

    我时常回到童年,用一片童心来思考问题,很多烦难的问题就变得易解。(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