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李氏根在鹿邑

    时间:2022-05-13 浏览:354

       自李唐始,共尊老子

       对于其他姓氏来说,可能有不同的分支和起源,但对李姓来说。虽然说法也多,但最无争议并被大家公认的,就是起源于鹿邑老子。天下李姓,几乎无不认老子李耳为先祖。这又是为什么呢?

       得姓跟名叫“木子”的果实有关

          2014213日。鹿邑县太清宫镇。中华李氏大宗祠偌大的院子里,仅有一座尚未建成的主殿,显得格外冷清。

       门卫老刘说,这两年来鹿邑寻根的李姓人越来越多。不只有河南人,更多的是从广东、福建等地来的外省人。

       在全球超过1亿的李姓人看来,“根在鹿邑,望出陇西”是大家的共识。但事实上,李姓并非从老子开始,而是来源于老子的十一世祖李利贞。

       李利贞生于商末周初,父亲是商纣的大臣理徵。母亲是契和氏。理徵为人耿直,对于商封王的种种无道之举犯颜直谏,惨遭杀害。利贞随母亲逃难途中,靠吃一种叫“木子”的果实,保住了性命。至于这种“木子”为何物,有人说是李子,有人说是柿子等,总归是一种“树上结的果实”。

    之后,因他的姥姥家在陈国(今河南淮阳),便和母亲一路往靠近亲戚的方向逃亡,最终选在和淮阳临近的鹿邑定居。到了鹿邑后,为感激“木子”的保命之恩,也为了躲避追杀,利贞将“木”与“子“组合成“李”,作为自己的姓氏。

       李利贞作为李姓的得姓始祖。此后一直居住在鹿邑。而鹿邑,也成了李

    姓之根。

       唐代皇室奉老子为始祖


           2009年,世界李氏宗亲大会第一次在国内召开。

       在世界李氏宗亲总会理事长李常盛看来,会址选在鹿邑,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鹿邑是李利贞十一代世孙老子(李耳)的出生地。而老子,又被世界各地李姓华人尊为先祖。

       为什么尊老子为先祖?鹿邑老子研发中心主任陈大明说,这是因为李唐皇室认老子为先祖。

       唐高祖李渊登上帝位后第三年,即尊封李姓中最有名望的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为始祖,以老子庙为太庙。他的继任皇位的儿子、孙子,也纷纷前往老子庙祭祖。老子的庙庭太清宫,于是一扩再扩,其精致华丽一时可媲美长安皇宫。

       其后,太清宫屡屡毁于兵灾。前些年,鹿邑当地照着唐宋太清宫旧貌修复重建,才又有了如今这番恢弘景象。

       “不怕炮弹”的老君台

        太清宫西去5公里,还有一座宫阙,称为明道宫。这里最早有座升仙台(亦称老君台),相传为老子聚徒讲学之处。

       在鹿邑民间、无人不知老君爷。上了年纪的老人们,还会讲一个关于老君台和炮弹的故事。

           1938年农历五月初四上午9时许,日军从城东往鹿邑开进,发现了高耸的老君台,以为是抗战工事,就集中炮击。

       老君台大殿东山墙、东偏殿后墙和附近古柏树共中炮弹12发,机枪弹无数。12发炮弹一发未响。其中两发炮弹穿过大殿山墙,一发卡在了西边的梁架上,一发落在了老君像的神龛上,还有一发传在殿东柏树的树权上。

    日军攻进县城后一看,原来早先炮轰的是太上老君的升仙台。日本国内也供奉老子。于是他们吓得赶紧脆地磕头。

       上世纪80年代,有位名叫梅川太郎的日本老人。特别要求到鹿邑“观光游览”。他来到老君台,蹒跚着爬上33级台阶、在老子像前拜了又拜,向旁人讲了这件他亲身经历的往事。如今,老君台下,立着一块“和平碑”,上面有梅川太郎的署名。

       至于当时炮弹不响的原因,陈大明说。他们曾咨询过物理学家、化学家,但都没有答案。究竟原因何在、也许将成为永远无法破解的谜。

    天下第一姓,发遍于唐朝

       李姓缘何成为中国第一大姓?这和李唐王朝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唐代,由于皇帝姓李。李姓成为“国姓”,唐太宗李世民着力抬高李姓门第,并对功臣大规模赐姓李,引领唐代“赐姓”之风。由于大唐国力强盛,众多少数民族依附。并以姓李为荣,有的少数民族因酋长获赐姓。整个部落也跟着姓李,导致李姓人口急剧膨胀。

       皇帝出面,抬高李姓门第

       李姓的大发展,始于庸朝。

       魏晋以来,门阀制度根深蒂固。隋唐兴起的科举制,给寒门子弟提供了上升的渠道,历代帝王着意打击旧的门阀制度。

       唐朝初年,山东郡姓依旧以崔、卢、王、郑为尊,李渊便着手抬高李氏门第。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马上组织编写《氏族志》。吏部尚书高士廉等人接受任务后,于638年成书,仍以旧的门第观念列声望最高的山东崔氏为第一等。这让李世民很不高兴,他说:“他们早已衰微,却还自负门第,嫁娶多索钱财,弃廉忘耻,不知世人为什么仍看重他们!我平定四海,天下一家,难道你们看不起我的官爵吗?”

       高士廉等人被一番斥责后,终于明白了李世民想建立新士族集团的意思,于是对《氏族志》进行修改,改定以皇族李姓为第一等,其次是皇后外戚长孙氏,民间声望最高的山东崔氏被降为第三等。按照李世民的意思,崔氏连第三等都排不上的,但看在已把李姓作为第一等的份儿上,就此作罢。

       经修改定稿的《氏族志》,共100卷,列293姓、1651家,所引定的士

    族等级,造成一个以皇族宗室为首、功臣(包括外戚)与关中士族为重要辅佐、山东和南方士族为次等辅佐的新统治集团。

       至此,李唐王朝以御书国志的形式,确定了李姓至高无上的地位。天下李姓无不以称“陇西李氏”为荣,无不奉老子为祖根。

       赐姓李,是莫大的荣誉

       姓氏,以血缘的名义,显示着一个人的出身。所以,宋代定《百家姓》,因为皇帝姓赵,开头就是“赵钱孙李”;民族英雄郑成功被赐姓朱,下属们就更喜欢称他“国姓爷”;千百年后,鲁迅在《阿Q正传》里,提到无名无姓的阿Q,有一次无意中说自己大约姓赵,大家难免肃然起敬些,却被赵太爷骂了:“你也配!

       在古代,皇帝的姓称“国姓”,最为尊贵,皇帝往往出于褒赏、恩惠、笼络而赐功臣以国姓。对被赐姓者来说,则是一种莫大的荣誉。不少皇帝热衷于此,只是要除了清朝,清代皇帝更喜欢赏个黄马褂或者赐旗籍。

       唐朝皇帝赐姓之风,盛于各朝,自开国皇帝李渊开始,至末期的昭宗李晔,一直绵延不断。被赐为李姓的,既有开国治政的文臣武将,又有中、后期有功子店的臣属。既有汉族人,也有不少内附的少数民族。唐朝几次内乱,如安史之乱、黄巢起义等,每次都有人建功立业;由于大唐的国力强盛。更有周边少数民旅争相依附。

       大观模赐姓,李姓人口急速膨胀


       史书记栽,唐代被赐为李姓的人有英国公李勣、夷国公李子和等。还有众多依附的少数民族,如靺鞨族酋长李突地稽、被李世民赐姓李;李思摩,突厥颉利(东突厥)族人,原名阿史那思摩,赐姓李氏;李思恭,本姓拓拔,党项族平夏部首领。以参与镇压黄巢起义之功,被唐僖宗赐姓李。

       据不完全统计,唐朝赐姓涉及国内近10个民族、16个异姓,其中包括汉族异姓和外国异姓,远至今天的越南、朝鲜等国。皇帝御赐国姓,被视为一种无上的荣耀。唐朝的赐姓对象中,根大一部分为少数民族。他们一旦被赐姓李,就意味若进入了皇室血统,不再受汉人之讥了。因此,内附的少数民族,往往因酋长获姓,整个部族均改从李姓。这种以姓李为荣的做法,大大扩展了李氏宗族,唐朝李姓人数由此得到空前的膨胀。

       李姓之所以成为当今中国第一大姓,与唐代广泛赐姓密不可分。

       “鲤”与“李”同音,唐朝禁食鲤鱼

       唐朝皇帝姓李,而鲤鱼的“鲤”与“李”同音。因此、当时以鲤鱼为鱼中之贵,从皇帝、官吏、贵族到平民百姓,郁崇尚鲤鱼,竞相喂养红鲤鱼,还繁育出许多新品种。

       虽然养鲤成风,鲤鱼又是美味佳肴,但人们却不得烹食鲤鱼。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鲤”与皇帝的姓同音,食“鲤”就等于食“李’”,自然在避讳之列;更因为,自古以来,鲤与龟、鹿、鹤、麟、龙、凤等动物一样,带有吉祥的“光环”,民问有关鲤鱼的传说很多,李唐王朝认为杀鲤不祥,便把鲤鱼奉上了圣坛,不让百姓随意亵渎。据《旧唐书 · 玄宗纪上》所载,唐玄宗曾两次以政府文件形式下诏,“禁断天下采捕鲤鱼”。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