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耳(约前571-前471),字伯阳,谥号聃,世称老子。周灵王元年(前571)二月十五日卯时生于陈国(今淮阳)苦县厉乡曲仁里(今鹿邑县东6公里处太清宫乡太清集东南隅)。父亲李乾,仕周,官职低微。李耳幼年攻读,聪明勤快,谦恭忍让,与人无争,沉默寡言,致虚守静。人处其先,他甘居其后;人守其荣,他甘守其辱。稍长,他自比溪谷纳百川以入海;自比水; 居下位,力戒抢先争 。他常以纯朴无邪少私寡欲的“婴儿之未孩”而自勉。青年时期他以“尚柔、尚俭、不敢为天下先”为处世为人的三个法宝,饮誉乡 里,被周室任用为“守藏室史官”,记载朝议,掌管典籍。周王怜其临朝作记甚苦,赐柱而倚,故又称其为“柱下史”。在此期间,他 览群籍,学识大进。对天体之本,万物之源,社会哲理有唯物独到的见解。他前无古人地站在当时十分兴盛的神学的对立面提出“道法自然”,认为相对事物的依存转化是“ 知其极,其无正”(正通政,即立宰)。以此打击神学中提倡的“天道有知”。他意识到自然界是独立于人的意志之外,且在不停地运动着。世界的总根源,无所不包的“道”就是“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他认为事物的存在是相互依存,对立的统一,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声音相和,前后相随”。他提出“反者道之动”,认为一切事物总是向着相反的方向转化。他认为量的积累可引起质的变化,他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他认为事物的发展是质的提 高,他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这些独特的见解使周王朝上下吃惊。各诸侯国的志士经睹其面,听其言为毕生快事。 国的学者孔 专程由 国(今山东)至洛阳向李耳问礼。李耳对孔丘说:“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者,若是而已。”孔子听后很佩服李耳。事后孔丘的门徒打听李耳的情况,孔丘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网,游者可纶,飞者可以曾,至于龙吾不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见老子其犹龙耶!”
周敬王十九年(前503),李耳目睹人欲横流,天道灭绝,周王朝与各诸侯国的贵族阶层穷奢极欲,鱼肉人民,贪脏枉法,尔诈我欺。黎庶百姓忍受饥寒交迫之痛,赋税徭役之苦;在连年争城夺地的战争中生命如蝼蚁,朝不保夕。他同情农民,反对战争,痛恨贵族王公。他感到道义难施,“知我者希,则我者贵”,幻想回到“小国寡民”去过安静的生活。因而挂冠归里,不再为官。返里后,设坛讲学。孔丘闻李耳讲学,再次“南之沛”找李耳问礼。鲁哀公三年(前492),李耳隐居陈苦(今鹿邑城东门里),孔丘往陈过苦,问礼于老子。鲁哀公十七年,楚灭陈,李耳遭亡国之痛,骑青牛离家西去至函谷(今灵宝县西),关令尹喜久闻李耳有奇才卓识,强留为其著述。李耳难却盛情,遂命笔写出五千余言。表述了他的天道观、人生观和同情黎庶、憎恨权贵、愤世疾俗的思想感情。较为系统地揭示了事物发展、转化的唯物辩证规律,为后来的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基础。由于受时代和科学水平的局限,李耳还无法精确地认识和解释自然,其中有其含混不清的概念和唯心主义的因素,道家藉此衍绎,派生出上千卷道藏“经典”。李耳被奉为道教始祖,五千文被称为《老子》或《道德经》。后继者被称为“黄老学派”或“道家学派”,成为封建社会唯一能和儒家抗衡 的学派”。现在《道德经》被译成英、德、日、俄、法等10余种文字,在世界广泛流传;李耳被美国《纽约时报》列为世界古今10大作家之首,受到世界各国民众的尊崇。就在当时,李耳所到之处无不欢迎、挽留。他从函谷西去,在秦国四处讲学。公元前471年病逝于秦国的扶风(陕西省秦岭以北地区),葬于槐里(陕西省兴平县东南,后为扶风的治所),秦国上下痛悼其死。
主办单位:中国老子网
地址:中国 周口 鹿邑县老子文化园区 电话:0394-728223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