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资治通鉴》记载陈抟里籍所想到的几个问题

    时间:2022-05-09 浏览:75
    ——兼与《西蜀崇龛》说的学者商榷
    宋 平
     前段从友人处看到四川省社科院主办的《中华文化论坛》,97年第二期载有四川省安岳县刘联群先生的《陈抟故里考证综述》一文。得知该县县志上收录有陈抟的《易龙图序》,较感兴趣,为求得此文,致函安岳县政协,请复印一份寄来,安岳县政协文史委的同志专门为我寄来《高道陈抟》一书。除了满足个人所渴求的那篇文章外,还有其它很多宝贵资料,使我大开眼界,收益匪浅,特向安岳县政协及寄书的同志致谢!
    《高道陈抟》一书,其中有五篇文章是专门考证陈抟里籍的,口径统一,均说陈抟先生系安岳龙西人。曾记得86年第五期《四川文物》上,发表有胡昭曦先生的文章,题目是《陈抟里籍考》,据说胡先生是专门研究历史的,他的结论是“陈抟里籍应该在……今四川省潼南县境内。”“那种认为陈抟是‘亳州真源’人的传统说法,应该加以澄清。”到底是河南的真源人或四川的崇龛人,差距太远,宋初距今年限不算太久,连这样一个人物的里籍就考证不清,争执不休,怎能对得起我们的先贤和历史名人呢?再次打开《资治通鉴》,查阅司马光先生关于陈抟里籍的记载,思之再三,联想颇多,夜不能寐,闷在心里甚感不安,决心吐之为快,以了结心愿。
    《资治通鉴》与陈抟
    1、《资治通鉴》是这样记载陈抟里籍的:(中华书局出版,86年4月湖北第一次印刷的简装本,属于原293卷,即在9561页)
    “帝召华山隐士真源陈抟(真源,汉,苦县,隋为谷阳县,唐高宗乾封元年,以老子所生之地改为真源县,载初元年改为仙源县,神龙元年复曰真源,属亳州。宋大中祥符七年,改曰卫真县。九域志:在亳州西六十里。)问以飞升,黄白之术,对曰:‘陛下为天子,当以治天下为务,安用此为!’戊申遣还山,诏州县长吏常存问之。”
    请看“真源”二字写得多么肯切,决不是任意加上的,注释中又把真源县名前后变化和具体方位写得如此详细具体,就在《通鉴》(以下均如此简称)全书里,也是极少见的。如同钉在钢板上的铆钉,抠不掉,砸不弯,拔不断,连个字毛也抹不掉。时间之短,成书距离陈抟逝世95年;距离之近,汴梁距真源180公里,又是同一个朝代,司马光先生对这位和宋太祖、宋太宗均有来往,大名鼎鼎名人的里籍,肯定了如指掌,决不可能把数千里之外的崇龛人胡乱安置在真源县上。
    2、《资治通鉴》并不是一般史书,而是在整个中华民族生存的历史长河中,少有的史书之一,《标点资治通鉴说明》开头写道:“资治通鉴是我国著名的古典编年史。作者司马光(1019—1086)和他重要助手刘恕、刘攽、范祖禹等人根据大量史料,(通鉴采用资料,除正史以外,所采杂史222种)。花了十九年时间,才把从战国到五代(公元前403一公元959)这段错综复杂的历史编成年经事纬的巨著”。《新注资治通鉴序》说:“宋朝英宗皇帝命司马光论次历代君臣事迹编年一书,神宗皇帝以鉴于往事,有资於治道,赐名曰:‘资治通鉴’”,并写御序。纵观《通鉴》治学之严谨,文字之精炼,达到惊人的程度,决不滥用一个字,可以说字字有分量,句句很中肯。请问:想把“真源”改成“崇龛”的学者们,能摆出充分的根据和道理吗?
    3、《通鉴》里是如何记载人物里籍的呢?司马光在《通鉴》里所涉及到人物的里籍,少之又少,慎之又慎,据个人观察,不是论官职大小,而是以掌握的准确程度来确定的。经采取逐人登记,查阅了后周显德三年,自9534—9563页,在这29页书里,先后出现不同人名129人,记有里籍仅为五人。假设司马光对陈抟是崇龛人或真源人弄不准,查不清,书上仅写“帝召华山隐士陈抟”不是完全可行吗?又有谁会追查他非把陈抟里籍搞清不可。凡是主张陈抟是“西蜀崇龛”人的学者们,至今尚无一个直接向司马光挑战,均采取敬而远之,一略而过或避而不谈。当然刘联群先生也不例外。
    《宋史》与陈抟
    《宋史》为陈抟写了约800字的传略,文章第一句话即“宋陈抟字图南,亳州真源人”,与《通鉴》一样毫无含糊之处。成书时间比《通鉴》晚261年,它确成了《通鉴》的替罪羊,凡是主张“西蜀崇龛”说的学者们,无一不否定它,攻击它,为它罗列罪名,请看:
    四川省文史馆游时敏先生说《宋史》创修于元末顺帝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完成于至正五年,为时仅两年半。《宋史》在《二十四史》中卷帖浩繁,而成书不免草率,其对史料缺乏严格的考订,便沙石俱存,已被说为“繁芜杂乱”。所以陈抟一传致有以虚掩实之处。”(见《高道陈抟》28页)
    清·嘉庆进士,安岳人周元位说:“《宋史》以为亳州真源人者,徒以其流寓之迹而未究其生之里居也。”(见《高道陈抟》18页)
    四川师大历史系蔡东洲先生说:“《宋史》‘戏水涡河’的记载源于《玉茶清话》,披着浓郁的神秘色彩,无法让人信服!陈抟云游四海,飘流天下,可能到过仙源圣地求道访仙,但未必就是仙源人?”(转自刘联群先生的文章)
    刘联群先生说:“《宋史·陈抟传》没有收集和肯定陈抟的代表作《易龙图序》等,这表明《陈抟传》是一个不完善的历史文献,或存有撰写者的偏见。”
    胡昭曦先生说:“特别是《宋史》,但其具体根据不详……值得商榷。”
    不难看出,凡是否定《宋史》的人,都是为自己论点服务的,只有贬低他人,才能树立自己,历来如此。
    “西蜀崇龛”与陈抟
    主张“西蜀崇龛”说的学者们,总的来看,他们的根据不外乎两条:即李宗谔和吕祖谦的著作,现就分别看一下他们的理论根据能否成立。
    1、李宗谔(965——1013),陈抟去世时24岁,可能刚进仕途,官居工部郎中,一生主要著作有《新修诸道图经》、《予修太祖实录》、《续通典》等。《图经》是由下边编写、绘制,逐级上报汇总而成,要经上千人之手,李系主编之一,共一千五百余卷,普州部分记载有“陈抟字图南,崇龛人,方四岁,戏涡水侧,有青衣妪抱怀中乳之,聪明日益。既长,辞父母去学道,或居亳为亳人,或居洛为洛人,或居华山为华山人。”(见《高道陈抟》19页),在引用此文时,多数人将“方四岁,戏涡水侧……”等十九个字删除,甚至连省略号也不加,(见《高道陈抟》23页),《宋史·陈抟传》也是这样写的:“始四五岁,戏涡水岸侧,有青衣媪乳之,自是聪悟日益。及长,读经史百家之言,一见成诵,无一遗忘。”斥责《宋史·陈抟传》“以虚掩实”者,主要指的是此处。可见“以虚掩实”的不是《宋史》,而是李宗谔首先作出榜样才出现的。南宋王象之说:“宗谔博学君子也,必得其实。”是的,从李宗谔的官职和地位来讲,当时对陈抟的里籍肯定了解或者说不难查清。如果说上述文字确系李亲手编写或审批同意的话,李宗谔的“博学君子”称号很值得怀疑,他把陈抟里籍分解为崇龛人、亳人、洛人、华山人,另加涡河岸边人,既是四岁戏涡水侧,肯定住地距离涡水不远。涡水在那里呢?涡水即古氵过 水,《汉书·地理志》、《水经注》均有记载,即是97年11月最新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大张版),涡河也清楚的标在上面,它发源于扶沟,流经太康、柘城、鹿邑、亳州、涡阳、蒙城、怀远入淮而告终。作为《图经》的主编,肯定了解涡水,把涡水和崇龛怎能联系在一起?难道是陈抟的父母带着一两岁的陈抟从崇龛逃荒流落到真源吗?不然方四岁的陈抟怎能从将近2000公里之外的崇龛来到涡河岸边玩耍呢?
    2、吕祖谦(1137——1182),国史院编修,曾奉诏编辑《圣宋文海》,又叫《宋文鉴》或《皇朝文鉴》,此书最早收入了陈抟的《易龙图序》。刘联群先生说:“文末有‘西蜀崇龛陈抟序’的署名,这七个字是证明陈抟是‘西蜀崇龛’人的主要证据,也是《宋史》及其任何文献不可代替的第一主证”。蔡东洲先生说:“我们没有理由怀疑这位高道所署自己里籍的正确性,因而可以相信陈抟是普州崇龛人”(摘自刘联群先生的文章)。他们二位把话说得多么绝对,给陈抟是崇龛人作了最权威性的定案,不管谁再站出来争论,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果真如此吗?请看胡昭曦先生在他的文章中这样说:“《易龙图序》先载于吕祖谦编纂的《皇朝文鉴》,署名陈抟,又收录于《宋史·艺文志》,亦署名陈抟,到了明朝杨慎在编纂《全蜀艺文志》时,也收入此文………文章结尾有‘西蜀崇龛陈抟序’等文字”。从时间上来看,《通鉴》成书时吕祖谦尚未出生,仅活45岁,假设编纂《皇朝文鉴》时为35岁,比《通鉴》成书晚88年,距陈抟死183年,到杨慎编纂《全蜀艺文志》时,已经相隔四、五百年之久,这就是所谓“也是《宋史》及其任何文献不可代替的第一主证”的来历。再看,请打开《高道陈抟》109页,四川省社科院李远国先生在文章中转载的资料是如何说的:“《人伦风鉴》又称作《龟鉴》。《文献通考》五行类:希夷先生《龟鉴》一卷。陈氏曰:‘逸人亳社陈抟图南撰。’”这“亳社”二字不是指“西蜀崇龛”吧!请问刘联群、蔡东洲二位先生,这算是第几主证,又能代替什么?难道说陈抟先生是位精神病患者,在这部著作中署名“崇龛陈抟”,另一部著作中署名“亳社陈抟”,你们能解释清其中的矛盾吗?用明朝杨慎加在陈抟头上所谓七个字的署名,戴在北宋吕祖谦头上,并以此作为死证,否定一切,硬说陈抟是安岳人,用这种态度来对待历史和名人,岂不显得绝对些、主观些!贻误后人,被人耻笑。
    另外,胡昭曦先生和安岳县文化馆的白中培先生在引用北宋“文同在《书邛州天庆观希夷先生诗后》写道:陈抟后晋天福中来游蜀,闻是州天师观都威义何昌一有道术……遂留此学,率能行之”。(见《高道陈抟》23页)来游蜀的“来”字很能说明问题,蜀人怎能称来游蜀呢?这个“来”字使某些人看着不顺眼,请看游时敏先生是如何改动的:“当后晋天福中,从文与可的跋语中,可见陈抟举进士不成返回了四川而就学于天庆观的高士何昌一。”(见《高道陈抟》28页)明明是后晋天福中来游蜀却改成“返回到了四川”,这一“来”一“返”差距就大了,因为游先生明白,说陈抟来游蜀,起码表明陈抟不是蜀人,不是蜀人怎能是崇龛或安岳人呢?怎么办?只有“创造”一点历史吧,把“来”字改成“反”字不就成了吗!“来”字怎么讲?就是“返回”的意思,这种解释恐怕连二年级小学生也会发笑的。
    安岳遗迹与陈抟
    从所占有的资料来看,安岳县境内确实有些关于陈抟的遗迹及传说,刘联群先生在文章中与唐代剑先生辩论,咄咄逼人的质问唐:“安岳既不是华山、武当山、青城山等那样的道教胜地,又不是名山秀水之地,陈抟在那里“活动”什么,他的许多遗迹在安岳是怎样留下来的,唐先生能准确讲明来龙去脉吗?”对此问题,我们也不能避而不答,先介绍一个侧面,或者对遗迹问题的认识不无好处。山东省青州市云门山,现有陈抟洞,其石雕卧像基本完整,至今每逢旧历初一、十五,参观朝拜者络绎不绝,除华山玉泉院的陈抟洞外,可能是全国现存较为完整的陈抟雕像之一,但青州从来不说陈抟是青州人。
    从安岳县志记载来看,除枣、梨、藕的传说外,一是收录了陈抟的《易龙图序》,二是周进士的《陈希夷故里考》,该文记载:“云居山有碑镌希夷先生像,貌甚古,并系有赞。城东明时掘得宋碑一通载地名陈抟坝,坝有希夷祠,祠倾而碑与诗尚在,诗有‘一睡三十年’之句。”(见《高道陈抟》17页)。从上述文字中值得指出的有两点:一是云居山的陈抟墓,系明洪武甲戌(1394)年,经县令陈观为之重建。极手所有资料中都提到此遗迹,并描绘得有声有色,为什么对重修前是个什么样子只字不提呢?胡昭曦先生指出“这座墓葬的是否陈抟真身,目前尚无从论说”。陈抟之死,《宋史·陈抟传》已有明文记载,宋端拱二年(公元989年)七月二十二日,化形于华山莲花峰下张超谷中。造个假墓有何价值?所谓碑背后的“自赞铭”出自何书?是不是个膺品很值得怀疑。第二点即是所谓“城东明时掘得宋碑……”一事,明朝什么时候掘得的?怎样知道它是宋碑?有没有落款和时间?发现碑之前此处叫不叫陈抟坝?是碑上记载的还是群众口头传说?祠是何时建、何时倾?“一睡三十年”像诗句吗?胡昭曦先生文章中说:“据当地同志介绍,今安岳县城关南15公里思贤公社有古地名‘陈抟坝’。”没有说碑,城东的陈抟坝怎么跑到城南去了,使局外人费解!刘联群先生文章说:“明时陈抟坝挖得‘希夷故里’碑,现藏在龙西畜牧站房屋地内。”游时敏先生的文章说:“(今龙西乡)离城50里,有明崇祯年间所刻,碑文曰‘希夷故里’四字。”(见《高道陈抟》25页)姚诚先生的文章说:“属安岳县龙台区,其地曾有古碑,刻有‘希夷故里’四字,十年动乱中被毁。”(见《高道陈抟》32页)关于陈抟遗迹,还是请安岳县的同志先讲清楚,统一口径,再质问别人。像这样众说纷纭,真假难分,何以服人。
    鹿邑与陈抟
    现在的河南省鹿邑县即是北宋初年的真源县,当时隶属亳州,老子李耳的出生地赖乡曲仁里,即今县城东10华里的太清宫镇,镇西北角不足一公里处有个小村庄,名叫陈竹园,村西、西南为小陈庄、大陈庄、陈园、陈娄等陈氏宗族村庄,村北300米处即临涡河,元朝以前涡河流经太清宫南,距此不足一公里,陈抟就出生在这里,不少资料中记载,“与老聃同乡里”,“始四五岁戏涡水岸侧”实为可信。在鹿邑有关陈抟的传说很多,而且很普及,真可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传说再多,不足为凭,仅作参考,请看县志记载:
    鹿,平原僻壤……老子、希夷实生于此。(康熙版《鹿邑县志》)
    隐山,县东十里,相传为陈抟炼丹处。(康熙版《鹿邑县志》)
    希夷台,在县东十里隐山之侧,今废。(《许州志》)
    《宋史·陈抟传》全文刊载于光绪版《鹿邑县志》。
    白云庵,在县城内东南隅,升仙台之前,有陈希夷先生卧像,水环四周,一径通幽,颇有异趣。(康熙版《鹿邑县志》)
    就是这个白云庵,群众皆叫陈抟庵,庵外四周环水,仅有一条神路(群众俗称)通往老君台,庵门两侧有副对联:
    华山一遗老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
    鹿地建生祠山河同其久日月同其明
    上联概括评价了陈抟先生四辞朝命,身老华山,士大夫欲识其面,如景星采云之出,争先睹之为快,而陈抟先生皆不与之交往的高尚品格;下联则说明陈抟故乡的后人,在故乡鹿邑这块地方,为其建立庵观,希望永昭日月,地久天长,表现出对乡贤的崇敬之情。同时,民国以前鹿邑县城乡贤祠内,供奉着“宋处士陈抟之位”的牌位,《鹿邑县志》乡贤条内第四位就写着“处士陈抟字图南,赐号希夷先生”。
    康熙版《鹿邑县志》刊有多位名人纪念陈抟的诗篇,其中第一篇题名《招隐》,署名宋真宗,内容是:“曾向前朝出白云,后来消息杳无闻,如今若肯随征召,总把三峰乞与君。”宋真宗于大中祥符七年亲临鹿邑朝觐老子,改真源为卫真县,同时留下纪念陈抟的诗篇。
    我的目的是想通过上述材料,对人们判断陈抟先生到底是河南鹿邑人或四川安岳人有所帮助,不当之处,恳请“西蜀崇龛”说的诸位同仁和读者斧正。
     
    (作者系河南省鹿邑县陈抟学会副秘书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