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生地在鹿邑(三)

    时间:2022-05-09 浏览:86
    《国志》、《地方志》对老子生地在鹿邑的认定:
    47、《河南通志》卷五十,寺观,页六称:“太清宫,在鹿邑县城东一十里老子生地也,汉延熹间创建”。卷五十一,古迹页十二称:“濑乡城在鹿邑县东一十里与谷阳相邻,老子宅也。”
    48、《归德府志》卷一方舆表记载:“苦县本属陈,春秋时楚灭陈又属楚。苦音怙”,“陈国苦,春秋时曰相,有赖乡。”卷三0文字称:“(汉)老子铭在鹿邑县东十里太清宫”。“边韶老子碑云老子楚相人也,相属虚荒,今属苦县。”
    府志中又记载:“老子祠一名太清宫,在鹿邑县东十里,老子生于此。”
    49、清乾隆版《鹿邑县志》云:“太清宫,县东十里为老子所生之地。汉桓帝为立庙,唐高祖武德三年从吉善行之言,祖老子,特为起宫阙如帝者居。高宗乾封元年册封太上老君,宋真宗祥符七年谒老子于太清宫,建太清楼。历代增修,有紫极、广灵、太清三宫以祀老子。紫极为元末韩林所毁,旧有老子石像
    清光绪《光绪鹿邑县志》卷二第一说:“鹿邑县兼有陈之苦。史记老子传,老子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苦本属陈,春秋楚灭陈,而苦又属楚。苦音怙。”
    50、《江南通志》,这部书的卷二百有一项辩讹。专门考证旧志中的讹错,其中有对李耳的考证,结论是:“李耳,归德鹿邑人,非今江南地,唐宋元亳州,领六县,憔谯、城父二县今江南境,佘县属河南。旧志载李耳凤阳人物中,误矣。”
    51、《江南通志》古迹卷有个错字全文如下:“苦县旧址在亳州城东,《后汉书·地理志》云:苦春秋曰相。索隐曰地理志误也,苦县本属陈,春秋时,楚灭陈,苦又属楚。《括地理志》云:“在亳州谷阳界。”古迹部分还有一条文字:“谷阳在亳州西四十里。”上述两条文字有矛盾,上条言“苦县旧址在亳州东”,下条说“谷阳在亳州城西四十里”。上面已言明“苦县故城在亳州谷阳县界。”就是说,古苦县即唐初的谷阳县(因括地志为唐时书),同为苦县旧址,一说在亳州东,一说在亳州西,何者为对?从《江南通志》本书看,在“亳州城东”下有说明,即“苦县本属陈”,《括地志》在“亳州谷阳县”。有专文说明“谷阳在亳州西四十里”。“辩讹”中言“李耳,归德鹿邑人”,也说在亳州西。可见“在亳州西”的佐证很多,在“亳州东”查不到佐证。这说明苦县故址是在亳州城西“,即唐之谷阳县,“东”为错字。可是《考辩》作者抓住这个错字大做文章,硬说涡阳在亳州城东,应用苦县故址,是老子的真正故里。这种对文不作考校,拿错字做文章的做法是不能服人的
                                          《老子学会会刊》47期
    52、《重修安徽志》(清光绪三年)卷二百六十《人物志隐逸》序上说:“今按宋陈抟为亳州真源人,今河南归德府鹿邑县地,旧志收入颖州,与老子误同,兹并削之”。又说:“太清宫在亳州西四十五里,老子所妊之地,基地犹存。”
    53 、《亳州志》记载:“太清宫在城西四十五里,今属鹿邑,老子所生地也”。
    54 、《郡国志》中云:“苦县故城,在今谷阳地……苦,春秋时名曰相,而春秋之后,相县虚荒,今属苦。”
    55、《大清一统志》:“太清宫,在亳州西四十五里,老子所生地也。取名紫微宫,天宝二年改。”又云:“老子,在鹿邑东十里,一名太清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