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类用好《易》《老》《庄》衍生的成语

    时间:2022-01-20 浏览:141

    常 生 禾

    内容提要:  中国成语数以万计,大都出自古典、寓言、箴言、谚语,多数具有历史记忆、民俗传承、教育作用、推理功能,不仅世代相传、使用面广,而且想象力丰、表现力强,人人喜闻、个个乐用。属于中华文化之巅的《易》、《老》、《庄》,更衍生了大量成语,值得研究,值得弘扬。现在,我们试将易经老子庄子所衍生的成语归类,看是否能活用于现实需要。

    关键语词:  成语   易老庄   中华文化    基因    研究    教化    

    很多华侨多代不忘祖国,为什么?——有“血浓于水”、“同宗同源”、“同文同种”、“精忠报国”、“落叶归根”等成语的交流。而且,正是因为有这些成语细无声地滋润,才能产生文化基因的传承作用。

    中国人长于发明创造,原因多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四两拨千斤”、“借鸡下蛋”、“同类相推”等成语的熏陶功不可没。

    中国人重“和”重“礼”,为什么?——“和气致祥”、“和衷共济”、“和气生财”、“礼多人不怪”、“礼让三先”等成语多少辅助了教化。

    成语,各国各语种都有,叫法不同,或叫短语,或叫词组,或叫语组,或叫短句……但汉语的成语却独有如下显著的特色。第一,往往源自历史典故,具有对中国历史、地理的非系统传播作用;第二,往往寓有精妙的东方哲理或有忍俊不禁的笑话,具有迪智作用;第三,多数源于四书五经、寓言、箴言、谚语等,而尤以《易经》《老子》《庄子》三玄衍生的为多,它们都具有教化作用;第四,往往可以转化为类比或其它推理形式,具有逻辑熏陶作用;第五,语言精炼,上口易传、感染力强、表现力丰,具有提高表达能力作用。

    成语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富于传承历史,陶冶情操,举一反三,推广应用;自然,也就富于启迪智慧、促进发明、传播广久了。

    中国的成语极多,《中华成语大辞典》(湖北辞书出版社)收集了12,0000余条,实际还多;一个小学生6年要学(背)一千条左右;就是普通百姓,随口也会说上百条成语。像愚公移山、以诚相待、祸福相依、自相矛盾、善有善报、糟糠之妻不可弃、人逢知己千杯少等,难道不已经人人挂在口头?

    “人生学话糊涂始。”中国人从小学说话、认字,不知不觉就受到了这些充满历史记忆、道德评价、辩证思维、逻辑因子的成语陶冶。就这样,成语,好像人的基因一样,成了中华文化的基因,代代相传,哺育着华人,凝聚者中华民众的心。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判断:成语是承载中华文化的基因。

    什么是中华文化的根?是老子的道、德,是孔子的仁、孝,是各家共同的和、善……这些,不仅大量存在于成语中,而且也传承至今。这难道不可比喻为文化基因的传承?

    比如:“逐鹿中原”、“楚才晋用”、“得陇望蜀”、“围魏救赵”、“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等既涉历史,又涉地理;“尊道贵德”、“祸福相依”、“上善若水”、“天人和一”等既载哲理,又关伦理;“学而不厌”、“铁杵磨针”等既能励志,又能劝学,“以廉为宝”、“杨震拒金”、“陶母退鱼”等正好用于廉政教育,“先忧后乐”、“成由勤俭败由奢”等历来广为教子所用……请看,成语是否承载中华文化的教化基因?

    为了进一步证明成语承载文化基因,现举《易经》《道德经》、《论语》中(不到十分之一的言论)所转化生成的成语以略见一斑。

    《易经》有:    阴阳合道    生生谓易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否极泰来    乐极生悲     日中则昃     变动不居    周流六虚    阴阳相待     大道从简

    《道德经》  有:   道法自然    玄之又玄   返璞归真    宠辱不惊    先忧后乐   知止不殆    从善如登    以德报怨    少私寡欲     祸福相依     负阴抱阳

    《论语》  有:  见贤思齐    诲人不倦    举一反三    文质彬彬    仁者乐山   尽善尽美    君子怀德    见贤思齐    讷言敏行     中庸之道    三十而立

    《庄子》  有:  鲲鹏鸿志    顺其自然    物固自生   啮缺问道   神龟刳腹     扶摇而上    扬长补短    天无不覆    天无不载     望洋兴叹    佝偻承蜩   

    我们还可以举出很多很多,但就凭以上事例想必已经叫人信服,不会有人怀疑,便不赘述了。

    成语这个文化基因,如果运用得好,至少有五个意义:传承中华文化、发挥道德教化、启迪智慧创造、接受逻辑陶冶、提高表达能力。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成语传承文化基因及迪智导行等功能呢?关键要把好“知源”、“明用”、“践行”这三关。

    知源,就是弄清每个成语的出处,所表达的原意、今意。

    明用,就是弄清所学这一成语的适用范围和不适用的地方。

    践行,就是对照自己,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当再次面对问题时,能准确运用所学的成语。

    现在,试将《易》(含孔子十翼)《老》《庄》三玄衍生的成语冒昧归类推荐于后,既揭示其源头,又试探其明用;至于践行,则在于各人的修养了。

    介绍分为四类,每类依易、老、庄顺序各举18个成语。每个成语本有多用,可有多种归类。这里牵强的归类,只是表明它可以供人灵活引用且因应生辉。

    1、 尊“道”(天人关系)

    《易》:    天尊地卑    阴阳交合    天人和一     乐天知命     生生谓易     否极泰来    变动不居    周流六虚    刚柔相推     天干地支     五行生克     中正当位   守恒识道    晋升明德    乾以易知     坤以简能    河图洛书    阴阳合德

    《老》:    道法自然    天长地久    玄之又玄     视之不见     知往鉴来     负阴抱阳    上善若水    道生万物    知希则贵     返璞归真     和光同尘     虚怀若谷    从善如登    知止不殆    功成身退    以德报怨     大器晚成     祸福相依

    《庄》:    道在屎溺    名为实宾    浑沌开窍     与时俱进     鲁侯养鸟     道通为一   鲲鹏鸿志    顺其自然    物固自生     啮缺问道     神龟刳腹     扶摇而上    扬长补短    天无不覆    天无不载    望洋兴叹    佝偻承蜩  朝菌不知晦朔  

        2、 贵“德”(含处世哲学)

    《易》: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纯阳刚正     大德曰生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山重水复    大畜包容    潜龙勿用     九宫八卦 

    殊途同归    未变所适二人同心    其利断金    穷变通久      讼兴不争

    积善之家必有余

    《老》:    大象无形     大巧若拙     大辩若讷     不言之教   

     木强则折    信言不美   知雄守雌    谦虚谨慎     自知者英    自胜者明     知白守黑    少私寡欲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图难于易

    《庄》:    至人无己    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    大有大用   

    朝三暮四     鹤长凫短   望洋兴叹    力竭必败     屠龙无用    天外有天 

    庄周梦蝶     恃巧之祸    无用之用    运斤成风     亡羊均错    

    众小不胜为大胜     生有涯知无涯 

         3、 爱民治国

    《易》:   韬光养晦    求同存异     循序渐进    彰往察来  噬嗑重法   

    惧以终始    山泽通气   益下损上    升平盛世     中道通理     刚柔相易     穷理尽性     阴阳善道   随机应变    循序渐进     仰观天文    俯察地理     百物不废     

    《老》:    爱民治国    能无为乎     哀兵必胜     骄兵必败    

    为而不争   不为天下    金玉满堂    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     自遗其咎

    知雄受雌     知足常乐   轻诺寡信    多言数穷     为大于细    不召自来    

    刚柔相济     物极必反

    《庄》:   专心致志    嫉恶如仇     邯郸学步    游刃有余   天外有天    为恶无近刑为善无近名    越俎代庖   海纳百川    能斫之质    亦步亦趋    梓庆为鐻   物我两忘   无用之用    屠羊拒赏   鼓盆而歌    曹商舔痔    力竭必败   

          4、修身养性

    《易》:   乐天知命    顺其自然     自天佑之     吉无不利    曲成万物    蠖屈求信   精义入神    精益求精     为变所适     趋吉避凶    至善至美    易德通幽   宁静致远    化育万方     清静澄明     阴阳平衡    大蓄包容    咸感贞吉

    《老》:   抟气致柔    长生久视     甘食美服     天长地久    宠辱不惊    见素抱朴   少私寡欲    轻则失根     躁则失君     不道早已    自知者明    甚爱必大    根深固柢    利而不害     自胜者强    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损有余补不足   

    《庄》:   安时处顺    遁天倍情     大道不称     大仁不仁  

    大勇不忮     歌祭亡灵   休乎天钧    虚室生白     唯道集虚    心斋虚静    相濡以沫    自本自根  天无私覆     地无私载     大通坐忘     遵道不妄    化贷万物    太冲莫胜

    以上仅举寥寥,即可见中国成语何其量大,何其源远,何其传承基因,运用自如了。

     

    既然成语的价值如此之大,那么很好地学习、研究、传播、推广成语,很自然地用于教化,岂不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大合唱中增加一点和声?

    2015-1-18 第一稿;3。19第二稿;10.18第三稿   成都

     

    参考书目:

    曾仕强讲易经   曾仕强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周易大典    柯可 著    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庄子   李薇  主编    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

    中华成语大词典    李光忠等主编    湖北辞书出版社出版

    逻辑百科辞典      周礼全主编     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

    道德经        陈国庆   张爱东注释    三秦出版社出版

    中华传统文化     傅靳原著      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出版

    四库全书       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常生禾(原名常声和、笔名刘修善)   1935年生  四川江安人  大学文化   中共党员  中学高级教师  攀枝花市第七高级中学退休  前攀枝花市社科联特约研究员  前攀枝花市逻辑学会理事长、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  前四川省教科所特约研究员、四川省逻辑学会秘书长副理事长  现四川省老庄学会研究员 东方文化馆研究员  出版《老子名言故事》等著作8  刊发《关于普通逻辑学科体系的新构想》等论文上百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