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自觉

    时间:2022-05-14 浏览:82
    魏德东

      “中国根柢全在道教”。鲁迅先生的这一断语无人不晓,尽管他的本意是揭示中国文化的劣根性,对道教采取的是批判态度。但今人引用这句话,更多的是认为鲁迅先生点出了道教在中国文化中的核心地位。

      然而,长期以来令人尴尬的是,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就其当代发展而言,在很多方面似乎都不尽人意。从遍及城乡的太极拳习练,到自然、阴阳、道等术语的运用,道教的思想与影响无处不在,流淌于中国文化的血脉之中。但熟知而不自知,很少有人在运用这些文化元素时还能想到道教。

      当与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相提并论的时候,人们会发现,道教的组织性似乎弱了一点。就思想的深刻性与丰富性而言,无人会对道教存疑;但如何将这些思想与精神在现代社会呈现出来,并成为道教发展的象征,则需要道教界的认同和自觉。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就是增强道教的组织性。组织性是任何团体包括宗教团体的基本特征。宗教的组织性包括信徒的界定、约束与鼓励标准,宗教活动、宗教仪式的规范化、系统化,宗教团体自身的科层制,等等。从这个视角衡量,道教的组织性的确薄弱了一些。最基本的,对于什么是道教徒,信仰道教者是否如基督教、佛教那样有受洗或皈依的证明性文件,道教徒是否要求有身份认同,很多时候都处于模模糊糊的状态。人们难以辨别道观里烧香拜神的人们是否为道教信徒,甚至很多在道观参与道教仪式的人自称是“学佛”的。

      经常听到的一种说法是,道教不是西方宗教,道教讲究的是自然而然,既不勉强人家成为道教徒,也不会在形式上建立道教的身份证明。这种说法点明了中国道教信仰的特点,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佛教与民间信仰的特点。然而,在现代化条件下,处于多元宗教并存的环境中,一种宗教如果长期位于低组织性的状态,将有难以为继之虞。宗教史上经常讲到的一个例子是“印度佛教”,这个在公元前6世纪产生于印度的宗教,到公元13世纪就在印度本土基本消失了。佛教的思想依然深刻地影响着印度的人民与文化,而且还传播到东亚、南亚等地,并在不同的文化中扎根、结果,使佛教逐渐成为世界性的宗教。但在印度本土,作为宗教的佛教却几乎中断了。很显然,宗教史上所谓印度佛教的消亡,真正的所指是佛教组织在印度的断灭。历史往往惊人地相似,有人认为,今天的中国道教似乎有重蹈“印度佛教”覆辙之嫌,即思想的作用依然存在,道教遍及世界各地,道教组织反而在其本土中国泯没不彰。

      值得欣慰的是,上述忧虑基本属于杞人忧天。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道教界日益表现出强化组织性的走向。近年来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大型活动的举办。在过去的几周,我们就看到了两大道教活动,一是10月23日至25日在湖南衡阳举办的首届国际道教论坛,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名道教徒云集一堂,探讨道教的现代价值。二是11月16日在河南嵩山举办的第三届玄门讲经暨中岳论道,200多名道长分别参加了大师论道、经生讲经和考经等活动,致力于道教人才的培养。

      或许有人对这些大型活动不以为然,认为他们过于表面化、形式化,甚至批评其劳民伤财。不过对于今天的中国道教而言,这样的大型活动是必要的。首先,这些活动发出了道教的声音,使整个社会意识到作为宗教的道教存在的合法性,为道教的发展撑开了空间;同时,道教信仰者可以通过这些大型活动增强身份认同,集体仪式是增强身份认同的最有效方法;更重要的是,道教界通过这些大型活动,锻炼了人才,凝聚了共识,为不断提升教会的组织性奠定了基础。在现代社会,组织性强对于宗教的发展并非全然有利,但组织性过于薄弱将使该宗教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对于今天的中国道教乃至所有传统宗教来说,这一宗教学的基本命题不可不察。
     来源:中国民族报 


    TOP